冷庫的給水系統是生產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不僅會使生產工作不能進行,并且會影響安全。因此必須掌握生產上對給水的要求,正確進行管理。
冷庫的給水范圍包括有:制冷壓縮機和冷凝器的冷卻用水、理魚清洗用水、凍結鍍冰用水、凍塊脫盤用水、融霜用水、制冰用水、生產沖洗用水、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等。根據給水用途的不同提出水溫和水質兩方面的要求。冷卻用水的水溫應要求在進行冷卻時不致于使冷凝壓力超過15千克力/厘米²,一般要求水溫不高于32℃為宜。融霜用水和凍塊脫盤用水的水溫不宜過高和過低,如水溫過高會使室內起霧,過低而延長融霜脫盤操作時間,一般為15~25℃。寒冷季節可采用冷凝器排出的冷卻水作融霜用。對于冷卻用水的水質要求,水中的暫時硬度(碳酸鹽硬度)不超過15度,避免因硬度過高而在冷卻表面結成一層不易導熱的水垢;水中渾濁度不超過100毫克/升,因為它會引起管道的淤塞和加速水垢的形成。沿海地區因不易取得淡水,允許選用海水作為水
源來供應冷卻用水,但應采取措施,減輕海水對管道、設備的腐蝕和貝藻類附著寄生引起堵塞。理魚清洗用水、凍結鍍冰用水、制冰用水、生活用水等方面應著重考慮水質要求。水質應符合我國《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其中主要在細菌指標中,細菌總數在1毫升水中不超過100個,和大腸桿菌在1升水中不超過3個。
冷庫可根據水源條件對各種用水采用共同使用的給水系統,或單獨使用的給水系統,但一般多采用以冷卻、融霜與制冰、理魚、生活分流的給水系統。制冷裝置的冷卻用水可根據水源條件和用水數量一般分有一次供水方式和循環供水方式。冷卻水從水源用水泵輸送給有關設備中經過熱交換后就直接排掉的,稱為一次供水方式,適宜于水源水量充沛的地區。冷卻用水在使用中又經過水冷卻設備冷卻后再循環使用,并只需要補充少量水的,稱為循環供水方式,適宜于空氣濕度不很大的地區。為了節約用水,冷卻水、融霜水和融冰用水可考慮重復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