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灘治險只為拓江興航
作為自治區港航管理局的派出機構,南寧至貴港航道工程建設指揮部以創建“精品工程、陽光工程”為目標,通過對項目建設實施科學管理、規范管理和精細化管理,確保項目建設任務圓滿完成。
在項目建設工地駐守了七百多個日日夜夜,指揮長陳紅武感慨萬千:“為確保工作效率和質量,指揮部制定了《南寧至貴港二級航道工程計量支付辦法》、《南寧至貴港二級航道工程工程變更管理辦法》、《南寧至貴港航道工程建設指揮部黨支部廉政建設制度》等35個辦法、制度,匯編成冊下發到各處室和各參建單位,對工程建設進行規范管理,形成照章辦事的良好工作機制。”
為確保施工安全,指揮部每月定期進行安全大檢查,不定期突擊檢查施工現場,與總監辦加強對施工單位隱患整改工作的檢查與監督,嚴格執行隱患整改驗收程序,確保隱患整改工作真正落實到位。針對水下爆破施工特點,組織開展火工產品、高空作業、起重機械、臨時用電安全等專項治理,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對于航道條件復雜,施工與通航相互影響較大的灘險,指揮部還安裝了安全生產視頻監控系統對施工現場進行實時監控,確保施工與通航兩不誤。
指揮部注重強化質量考核與評定,規范驗收管理環節,多措并舉確保工程質量、進度及安全,及時對已完工程進行工程質量檢查和驗收,為工程交工驗收打好堅實基礎。并同時做好建設資金的及時到位和跟蹤落實工作,執行工程計量、變更、支付有關規定,嚴格設計變更程序和相應的報批手續。
指揮部還組織開展了“平安工地”建設、“美麗廣西、清潔水路”等各項專項活動,切實履行了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安全監管責任,“平安工地”創建活動取得良好成效,項目建設過程中未發生一起安全責任問題。
在指揮部的統籌協調下,各參建單位克服了施工整治灘點多、戰線長、水位不穩定、通航影響大及當地村民干擾等諸多困難,搶抓施工有利時機,終使整治工程于2013年12月16日前交工,比計劃工期提前了半年。
為了檢驗南寧港牛灣作業區至貴港航運樞紐段二級航道的通航效果,在主體工程建成后,指揮部組織海事、航管、航道、航運企業、設計、監理、施工等單位對該河段進行了聯合巡航檢查,并組織2000噸級載重船舶進行了實船試驗。聯檢及實船試驗結果表明:航道寬度足夠,水流平緩,航線順暢;航標標位準確,顏色鮮明,燈光明亮,燈質可靠,視距足夠,能保障2000噸級船舶航行安全。記者有幸隨檢查組登船進行了一番體驗,船行江上,只見整治后的航道水流平緩、視野開闊,船舶航行十分順暢,雞兒灘、地伏灘、噙嘮灘、伏波大灘……礙航礁石不再,頗有一番“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的味道。
全線擴能金濤隆隆拍岸
南寧至貴港航道上接西南出海水運南線通道右江和國際通道左江,下啟西江航運干線,是西南水運出海主要通道,是我區“兩區一帶”緊密聯合的重要紐帶。多年來,廣西90%以上的內河運量在此完成,沿江產業不斷聚集,是目前我區最繁忙的航道。
西江千里秀,應濟往來舟。
近年來,我區加快構建“兩區一帶”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全面實施“打造西江黃金水道”戰略,拉動了西江經濟帶又好又快發展。去年,西江經濟帶的南寧、柳州、貴港、梧州、來賓、百色、崇左等7市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工業利潤總額等主要指標均占全區60%以上。同時,西江經濟帶園區建設加快,中國有色集團、中國鋁業、中國重汽、東風柳汽、上汽通用五菱、香港華潤集團、中信大錳等一批國內外著名企業相繼入園。目前沿江7市有51個各類工業園區,其中4個國家級園區,3個高新技術開發區。工業園區已成為沿江工業發展的主要載體。2012年,西江經濟帶7市工業園區完成工業總產值6610億元、工業增加值1994億元,同比增長均超過20%,且占全區一半以上。
南寧至貴港二級航道開通后,與正在建設的左江、右江千噸級航道建設相銜接,共同組成廣西千噸級以上骨干航道網絡,西江航運干線的“黃金效益”將進一步彰顯。據估算,僅西江航運干線航道從三級提高到二級,貴港至梧州段每年可省運費約1.3億元,南寧到貴港段可省約4500萬元。南寧至貴港二級航道的建成,將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便捷、通暢、連海的水運服務,對南寧構建區域性國際綜合交通樞紐中心將起巨大推動。
自治區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特邀貴賓、美國光華國際企業集團董事長、美中商貿總會主席喬立華對位于南寧五象新區的中國糖城建設表現出了濃厚興趣。廣西政協委員、香港廣西總商會會長鄧清河說,西江黃金水道的運輸物流很便宜,建議廣西和香港貿發局合作加大招商力度,一年在香港搞一次“香港周”,廣西14個地市一同參會。據了解,我區已組建7個專門工作小組,包裝了近200個項目。
黃金水道一旦造就,直接帶動的將是與這條千里航道綿延相伴的沿線城市及其廣大輻射區域,這正是規劃中的西江經濟帶。經研究論證,西江經濟帶建設按照以《廣西西江黃金水道經濟帶發展總體規劃》為核心的“一統領兩規劃七配套”規劃體系,統籌推進建設進程。2012年8月上旬,《總體規劃》得到廣西區政府正式批復。《總體規劃》以西江干流為發展主軸,著力打造“生態優先、交通引領、工業主導、產業升級、城鎮集聚、品質提升、社會和諧”的西江經濟帶,西江經濟帶上升至國家戰略呼之欲出。
低成本、大運量的水路運輸將極大緩解腹地交通運輸的緊張局面,有利于沿江地區承接東部產業轉移,深化西部大開發,必將有力地推動我區 “兩區一帶”發展,實現富民強桂新跨越。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千里西江上,百舸爭流、千帆競發、春色滿江、欣欣向榮的繁榮景象已經為時不遠!(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