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已經過去,這一年,我國航運業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出現一批重要的航運新聞事件。 一、中企接手巴基斯坦瓜達爾港經營權
1月30日,巴基斯坦政府同意將瓜達爾港的營運控制權由新加坡港務集團移交給中國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移交儀式于2月18日在巴基斯坦總統府進行。
二、香港集裝箱碼頭工人罷工
3月28日,香港上百名碼頭工人在葵涌集裝箱碼頭罷工。罷工一度失控,致李嘉誠豪宅被沖擊。5月7日,香港碼頭業職工會決定接受外判商提出加薪9.8%的方案,結束了為期40天的罷工。
三、我國港航界密切接觸淡水河谷
4月16日,40萬載重噸的“淡水河谷·馬來西亞號”靠泊連云港港。此前的3月15日,連云港海事局聯合引航、港口、碼頭以及院校等方面專家,首次開展了40萬噸級船舶進出連云港港的模擬試驗。
6月5日,連云港港口集團與淡水河谷集團共同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港口物流、航運等方面開展緊密合作。根據協議,“雙方將進一步商討開通連云港至巴西散貨班輪航線、在連云港建立礦石現貨交易市場等事宜。”
10月31日,山東海運股份有限公司與淡水河谷公司在青島市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和《鐵礦石運輸合約》,淡水河谷公司將4艘世界最大的40萬噸礦砂船交付給山東海運聯盟。
四、我國航運界高層人事大調整
4月27日,國務院任命何建中為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免去徐祖遠的交通運輸部副部長職務。
6月17日,原中外運長航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劉錫漢調任中海集團副總經理。
7月1日,馬澤華任中遠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李云鵬任中遠集團董事、總經理、黨組成員,魏家福退休。
11月,李甄任中外運航運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滬湘辭任。
11月15日,許立榮任中海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張國發任中海集團董事、總經理、黨組成員,李紹德退休。
12月,黃玕擔任海航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五、“魯榮漁2682”號慘案宣判
7月19日,經過近兩年的偵辦和審理,“魯榮漁2682”號案在山東威海宣判,11名犯罪嫌疑人被裁定殺害22名同伴。其中5名被告人被判處死刑,1名被告人被判死緩,其余被告人被判有期徒刑4年至15年。2010年12月,該遠洋漁船載33名船員出海。2011年8月12日,被中國漁政船拖帶回港時,船上只剩11名船員。
六、“海娜”號在韓國被扣
9月14日,海航旅業旗下的“海娜”號郵輪被韓國濟州地方法院扣押,申請扣船人為沙港船務。9月17日,在被扣3天后,“海娜”號啟程返回國內。
七、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啟動
9月29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揭牌,10月1日開始啟動。同時,全國不少地方如天津、舟山、青島、深圳等也紛紛加快自貿區申請步伐。
八、我國航運界掀起“反腐風暴”
7月12日,中遠集團下屬的大連遠洋運輸公司原總經理孟慶林被檢察部門帶走調查。
11月7日,中遠集團副總經理徐敏杰被證實正接受相關部門調查。
11月23日,大新華物流前董事長賈鴻祥被有關部門帶走調查一事被證實。
11月24日,中海油運前總經理茅士家涉嫌職務犯罪被相關部門帶走調查。
12月,中海集運上海公司副總經理陳復江因經濟問題被批捕。
九、海南泛洋航運破產清算
10月31日,海南省洋浦經濟開發區人民法院裁定批準海南泛洋航運有限公司的破產申請,該公司進入資產清算程序。此前的9月22日,海南泛洋曾宣布暫停全部航線。
十、國家制定和出臺多項航運政策
9月27日,交通運輸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出臺《關于落實<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加快推進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
12月5日,交通運輸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同發布《老舊運輸船舶和單殼油輪提前報廢更新實施方案》。
12月13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將鐵路運輸和郵政業納入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自2014年1月1日起實行,同時將廢止5月24日前述兩部委發布的《關于在全國開展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稅收政策的通知》(即“37號文”)。
12月23日,交通運輸部海事局發布《交通運輸部海事局關于取消<海員出境證明>的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