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平穩,但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4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比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受上述宏觀因素影響,4月份港口運輸生產穩步增長,但增速較上月有所回落。
經濟增長溫和港口吞吐量增速小幅回落
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港口(以下簡稱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88882萬噸,同比增長7.6%,其中,沿海港口完成60733萬噸,同比增長8.4%;內河港口完成28149萬噸,同比增長6.0%。1至4月份,完成貨物吞吐量337785萬噸,同比增長9.4%。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發展變得復雜起來,投資拉動經濟效應逐漸減弱,市場期盼的大規模基建活動并未兌現,需求增長落空,而迎來的卻是電力、鋼材等需求放緩的數據,煤炭、原油等大宗商品承壓,港口運輸生產增速穩中有降,與國家宏觀經濟發展相吻合,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速與一季度GDP增速7.7%基本平行。
4月份,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速較上月回落1.4個百分點,也是今年以來最低增長水平(除春節因素造成的2月份除外),增速呈現逐月遞減,港口生產增速下滑壓力在加大。特別是外貿增速下降明顯,進口煤炭、原油增速大幅回落,對整個港口運輸生產拖累較大;而內貿下降幅度相對較小,主要是內貿煤炭吞吐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4月份,內河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速大幅回落,反被沿海港口超出2.4個百分點。
前4個月全國部分億噸大港貨物吞吐量繼續較快增長,其中大連、營口、煙臺、青島、日照、福州、廈門、南京、鎮江等港口增速均超過10%,北方的黃驊、唐山等港口增速甚至超過20%。
能源類進口放緩外貿貨物吞吐量下滑明顯
4月份,港口完成外貿貨物吞吐量26782萬噸,同比增長4.9%,其中,沿海港口完成24334萬噸,同比增長5.0%;內河港口完成2448萬噸,同比增長4.2%。1至4月份,外貿貨物吞吐量107517萬噸,同比增長8.3%。
一季度我國GDP增速降至7.7%,增速低于市場預期,而4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也較上月有所回落,我國經濟復蘇緩慢對能源消耗的降溫已逐漸顯現出來,煤炭、原油進口減速,直接影響到外貿貨物吞吐量的增長速度。4月份外貿貨物吞吐量增速較上月回落了3.6個百分點,降幅非常明顯。
據海關數據顯示,4月份我國進口煤炭2349萬噸,盡管同比增長18.9%,但與3月份相比其增速與數量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回落,其主要原因是國內火力發電增長緩慢,特別是上海、浙江等沿海地區火力發電出現了負增長,煤炭庫存高企,影響了煤炭的進口速度。
4月我國進口原油2308萬噸,同比僅增長3.7%,其主要原因是當前工業物流方面尚未出現明顯改善跡象,成品油出貨量增長緩慢,部分煉廠在4月份主動減產,影響了進口需求。
4月份,我國鐵礦石進口量為6715萬噸,同比增長16.4%,成為唯一增速較快的貨種,其與當前國際鐵礦石價格大幅下滑,鋼廠進場掃貨有一定關系,但仍扭轉不了外貿吞吐量增速下滑的局面。
4月份,盡管外貿貨物吞吐量增速回落較大,但1-4月份仍有一些港口獲得了較快增長,其中,唐山、天津、營口、煙臺、日照、福州、廈門、南京、鎮江、南通等港口增速均超過10%。
進出口增勢依舊集裝箱吞吐量增速穩定
4月份,集裝箱吞吐量完成1573萬TEU,同比增長7.6%,其中,沿海港口完成1399萬TEU,同比增長7.3%;內河港口完成174萬TEU,同比增長9.9%。1至4月份,集裝箱吞吐量5896萬TEU,同比增長8.4%,
據海關統計,1至4月,我國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14%,其中出口增長17.4%;進口增長10.6%;盡管由于熱錢的流入,進出口數據有一定水分,但進出口增長勢頭依舊存在。
受益于外貿的增長態勢,4月份港口集裝箱吞吐量與今年1月的歷史高點基本持平,但其增速較上月放慢了0.8個百分點。增速放緩的主要原因仍然受到外需的拖累。1-3月份我國外貿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4.4%,增速明顯低于整體集裝箱吞吐量水平。不過近期出現了改善跡象,其中前幾年一直處于負增長的中歐港口間集裝箱運輸開始轉“正”;而中美間的港口集裝箱吞吐量仍處于穩步增長態勢,特別是近期美國經濟恢復步伐有所加快。
今年以來,我國外貿克服外需不穩定、人民幣升值過快等不利影響,不斷提升全球的貿易份額,集裝箱吞吐量增速保持平穩,是港口運輸生產中最穩定的貨種。下半年港口集裝箱吞吐量有望繼續保持這一增長勢頭。
前4個月,港口集裝箱生產呈現出北方港口增長勢頭比南方港口明顯強勁,內貿比外貿增速明顯的態勢。
前4個月,部分集裝箱港口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其中大連、煙臺、青島、廈門、南京、蘇州等港口增速均超過10%;上海港、深圳港集裝箱吞吐量分別以1062萬TEU、711萬TEU絕對優勢領先全國港口。
(以上數據均來自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4月份交通行業統計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