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集裝箱貿易統計公司(Container Trades Statistics,CTS)發布數據顯示,2012年年末班輪公司享受了一波歐洲各國進口量激增所帶來的難得的貨量充沛季,受此影響,去年第四季度希臘從亞洲進口的干散貨和冷藏貨箱箱量同比飆升25%,超過42,000 teu。盡管這一漲幅自從2011年底以來表現最為強勁,但支撐貨量劇增的幕后力量只是商家補貨而非經濟基本面好轉。
數據顯示,希臘2012年1月和3月貨量分別同比大幅下滑17% 和22%,然而,隨后貿易形勢逐步好轉,箱量漸次回升,到12月該國從亞洲的進口量同比大增接近3成,其中集裝箱貨箱更是飆升31%。但總體來看,2012年全年進口箱量錄得153,000 teu,同比持平。
在其它地中海國家中,各國表現不一。意大利2012年來自亞洲的進口箱量大跌近兩成,不足870,000 teu,西班牙的進口量也同比減少16%。法國也無例外,進口箱量下降近6個百分點,顯示國內經濟復蘇乏力。然而,利比亞卻表現突出。由于戰后的利比亞逐步修復損毀的基礎設施,去年進口亞洲貨箱大幅躥升337%,觸及133,000 teu。
另外,去年12月亞洲至歐洲的集裝箱整體箱量環比上升22%。此番貨量走高部分原因應歸功于中國春季臨近,歐洲零售商紛紛趕在中國工廠關門歇業過節前起運貨物。然而,各家班輪公司都在心里盤算,希望這波貨量上升動能能夠給經濟低迷困擾的歐洲各國帶來一波更為持久的貿易向上行情。
CTS發布的數據還顯示,去年四季度亞洲出口貨箱同比減少5.3%,其中部分月份的出口量同比甚至跌破12%,這使得2012年亞洲全年出口箱量鎖定在1350萬teu,同比下滑4.4%。然而,其中12月的出口箱量錄得120萬teu,盡管同比微跌2%,但環比仍有近20萬teu的增量。
在歐洲至亞洲的東向航線上,去年12月的出口貨箱同比增加近7個點,達到596,100 teu,環比也有26,100 teu的增量。總體來看,2012年歐洲出口至亞洲箱量上升3.7%,達到660萬te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