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下午,廈門海滄區成功舉辦經貿推介會。今年“9·8”期間,海滄共有92個項目成功簽約,簽約金額突破370億元;外資項目投資總額超3000萬美元近 20個;服務業項目比重首次過半、占全部簽約項目總投資額的70%以上;先進制造業中生物醫藥項目數占三成以上,跨國醫藥企業、國家“千人計劃”和廈門市 “雙百計劃”等14個生物醫藥項目落戶海滄;印度塔塔集團等全球500強企業,中遠等大型央企以及合展集團等國內知名民企都有項目落戶海滄。各項工作顯示,海滄在今年“9·8”投洽會上,創造出了該區歷年來最好成績!
成績背后是切實的舉措。早謀劃、早啟動、早落實!海滄區一直秉持 “招商引資是永恒的主題”理念,注重“三維”招商,突出招商實效。“9·8”前夕,海滄區按照廈門市“好于去年、全省第一”的目標,不斷強化主動招商、專業招商、服務招商、統籌招商的意識,及早籌劃項目簽約和客商洽談,邀請了韓國三星、中遠集團等十幾個全球500強和近50個境內外重要經貿代表團參加市區兩級招商活動,為該區“9·8”取得閃亮成績奠定了堅實基礎。
“兩港”拱“月” 港區優勢更添魅力
本屆投洽會期間,海滄除市級簽約項目外,還有十多個項目舉辦開竣工儀式,項目總投資額280多億元。這批項目的開竣工,將推動海滄更好更快融入“廈門島內外一體化、廈漳泉同城化”建設。
今年福建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在海滄遠海碼頭進行工作檢查時,把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形象地比喻成一輪明月,并明確指出“滿天的星星不如一個月亮”。隨著大批重大項目的動工開建,海滄區也形成了兩“港”拱“月”的良好發展態勢。
第一個“港”是廈門生物醫藥港。就在今天,作為廈門生物醫藥港重要配套的廈門生物醫藥產業園區通用廠房一期工程實現竣工,11幢通用廠房將投入使用,同時總投資4.21億元的美國JHL等四家企業將率先入駐,為廈門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注入新生力量,這也標志著廈門生物醫藥產業園進入到分批投產階段,逐步產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近日,作為投洽會重要配套活動之一,廈門市科技局還與海滄簽訂了共建協議,共同建設廈門生物醫藥港,力爭打造全國規模最大、技術水平最高和對臺交流最活躍的生物與新醫藥產業基地,市科技局將出臺《關于促進廈門市扶持生物與新醫藥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全面實施“雙百三十科技工程”,助推生物醫藥港發展。
另一“港”是“陸港”東南國際物流中心(廈門前場鐵路物流園區)也將在今天舉行動工儀式。該園區總占地面積達 5800畝(海滄轄區占地4317畝),總投資近70億元。項目作為東南國際航運中心海鐵聯運的重要支點,建成后將有力推動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并充分發揮海滄港物流的集聚和輻射作用。
臺味更濃 交流合作再度升溫
在“9·8”動工項目中,總投資超億元的海峽兩岸中醫藥博物館位列其中,這個項目將成為繼青礁慈濟宮“國家級對臺交流基地”之后的又一個兩岸文化交流重要平臺。“9·8”期間,海滄還負責接待由全國各開發區組成的中國開發區協會大型代表團借“9·8”平臺,海滄進一步提升了自己在兩岸交流中的站位,充分彰顯了全國最早、最大臺商投資區的良好形象。
9月6日,臺商雙月座談會隆重召開,各級領導、專家學者、兩岸嘉賓及眾多臺商圍繞“海滄在新的歷史時期如何在兩岸交流合作中再創新佳績”這個主題展開深入的研討交流,標志著海滄臺商雙月座談會從區級對臺交流服務平臺,逐步得到中央和省、市各級部門和臺灣政商知名人士的關注和重視,成為海滄服務臺商臺企、促進兩岸交流新的重要載體和品牌。
海滄始終把對臺交流合作作為一項重要的使命和責任。自2011年4月以來,海滄臺商雙月座談會已連續舉辦7場。座談會以“解決問題、促進發展”為目的,致力于幫助臺商臺企解決實際困難,每次主題都緊緊圍繞臺商臺企需求,對座談會上臺商反映的招工、交通出行、醫療就醫、子女入學等具體問題,逐項分解落實,取得了良好效果。
數載耕耘、再擁金秋!擎著“9·8”的金鑰匙,海滄為東南國際航運中心核心港區和總部建設注入了新的強勁活力,“廈門西大門”的明天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