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機“寒流”比拼 東盟航運“逆勢而上” |
2012-7-17 中國冷鏈物流網www.www.kk7885.com |
目前全球經濟復蘇緩慢,隨著歐美等主要經濟體貿易流的大幅減弱,亞美、亞歐等全球海運主干航線的貨量不可避免地進入下行通道。業內人士稱,全球航運業正遭遇后危機“寒流”。而就在全球航運市場跌入低谷的時候,東盟國家航運市場并未受到太大影響,卻呈現出“逆勢而上”的勢頭。
新加坡港再次摘冠
近日揭曉的“亞洲貨運業及供應鏈獎”,新加坡再次摘下“亞洲最佳海港”的桂冠,這是新加坡第24次獲得該獎項。該獎項是由《亞洲貨運新聞》主辦的。
與此同時,新加坡海港第二次奪得“最佳綠色服務海港”的獎項。另外,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及其所屬碼頭也一舉拿下“亞洲貨運業及供應鏈獎”中的4個獎項。其中,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第7次獲得“全球最佳集裝箱碼頭經營者”頭銜;港務集團新加坡碼頭第23次榮獲“亞洲最佳集裝箱碼頭經營者”(每年400萬以上標準集裝箱)稱號;港務集團安特衛普碼頭獲得“歐洲最佳集裝箱碼頭經營者”獎項;港務集團的福州國際集裝箱碼頭也獲得“亞洲最佳集裝箱碼頭經營者”(每年100萬標準集裝箱)的榮譽。
主要港口正在擴建
總體來看,東盟區域航運市場發展仍然強勁,許多船運公司利潤豐厚,只有少數幾個主要針對美國和歐洲國家的公司受市場需求減少和燃油價格上漲影響而面臨經濟危機;主要針對東盟區域內航線的船運公司由于需求旺盛,運費上漲,前景較為樂觀。
目前東盟國家主要港口正在擴建,以適應本區域內經濟的快速發展,例如,新加坡港將于2018年前從現在的2990萬擴建至的5500萬集裝箱吞吐量;馬來西亞巴生港將于2013年前從800萬擴建至1000萬集裝箱吞吐量;印尼的丹絨布祿港將于2017年前從590萬擴建至1100萬集裝箱吞吐量。
與中國海運貿易活躍
專家分析,東盟航運市場能夠“逆勢而上”首先得益于東盟國家之間貿易的增長。2011年,國家之間貿易額占東盟總貿易額的27%,2012年將進一步提高至29%。由于區域內貿易增長,東南亞繼續保持世界貨運主要樞紐港的戰略地位。同時,由于歐洲和美國的經濟危機,使世界經濟中心逐步由西向東轉移,東南亞地區將在未來20年發揮更加重要的戰略作用,也會為東盟各國帶來新的市場和機遇。
另一重要原因,東盟航運業得益于東盟大力發展與中國的海運貿易。據悉,中國與東盟貿易逾八成通過海運實現,港口已經成為聯系中國和東盟合作的重要載體。2007年,在南寧舉行的中國-東盟港口發展與合作論壇上,雙方同意建立中國-東盟港口合作協調機制,并簽訂《南寧共識》,有效促進了中國和東盟航運貿易合作的發展。例如,2011年前三季度,僅上海海關關區對東盟進出口就達644.1億美元,同比增長28.5%。與中國海運貿易的活躍,直接帶動了東盟港口的吞吐量上升。 |
[發表/查看評論] |
①
|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冷鏈物流 網(www.www.kk7885.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冷鏈物流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冷鏈物流網(www.www.kk7885.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 |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www.kk7885.com)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文章的版權歸其版權所有人,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