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Seanergy首席執行官Dale Ploughman日前指出,35,000-40,000 dwt靈便型船比其他小型散貨船市場面臨更大的運力過剩壓力,新造船訂單數量已接近現役營運船舶的一半。 Seanergy首席執行官Dale Ploughman日前指出,35,000-40,000 dwt靈便型船比其他小型散貨船市場面臨更大的運力過剩壓力,新造船訂單數量已接近現役營運船舶的一半。
在Capital Link Shipping發起的網絡研討會中,Ploughman稱,市場分析人士習慣將所有10,000-40,000dwt的散貨船歸為一類來計算船舶運力增長幅度,這樣一來新造船舶占比就將大幅縮小,由此很容易忽略大靈便型船運力激增的情況,進而營造出大靈便船在市場中表現失真的現象。Ploughman說:“如果把它們混在一起,情況看起來確實不錯。但如果你分解來看就會發現35,000-40,000 dwt的靈便船將面臨運力嚴重過剩的壓力。”
按照Clarkson Research Services發布的數據,目前大靈便型船新造數量已達到現役營運船舶總量的48%。48%遠超過海岬型船32%的訂單量,由于海岬型船近兩到三年經歷新船集中交付之后,新造船訂單量有所回落,但結果也造成租船市場的運力過剩。新造大靈便船訂單的比例也比整個靈便型船的比例要高。據Clarksons稱,所有10,000 --40,000 dwt 的散貨船訂單數量只占目前船隊總數的20%。
靈便型船的資產價值相對于那些大型散貨船來說下跌不是很明顯,個中原因在于大、小散貨船市場供需機制的不同所致,因為大型海岬型船和巴拿馬型船船隊擴張速度和規模都要快于高于靈便型船。但是,隨后幾年大靈便型船將面臨過多新增運力的競爭,如果運價下跌則其資產價值可能下滑。
Globus Maritime主管Georgios Karageorgiou在網絡研討會中指出,相關訂單需要考慮到這樣一個事實,即靈便型船通常營運時間長,拆卸水平低。這就意味著需要縮減新造船數量以確保船隊規模穩定。他最后指出:“看起來新造靈便船訂單量少,但是它們的使用壽命都在20-30年。我們需要考慮到這個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