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共享、聯盟”成為航運業破解困局、穩健發展的新思路,地方航運企業“過冬”之道,就是組建聯盟,驅寒取暖。
記者 歐 莉
全球經濟復蘇乏力,低速增長,航運“嚴冬”已然成為不爭的事實。9月份,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徐祖遠在“國際海運(中國)年會2012”上,向航運界發出“聯合自強”的倡議,鼓勵行業間、上下游企業間深化合作。“合作、共享、聯盟”成為中國航運業破解困局、穩健發展的新思路。
12月2日,由大連海事大學倡議,山東海運股份有限公司(山東海運)作為主發起人,聯合多家地方航運企業組建的山東海運聯盟(海運聯盟)在青島成立。業內人士表示,在嚴峻的航運市場情況下,航運企業組建聯盟,可以達到資源共享,減少重復投資,提高企業和行業的總體效率。
結構轉型促聯盟成立
在談及海運聯盟發起的背景時,海運聯盟相關負責人表示,全球航運業未來將經歷一個長期低增長時期,與以往相比,此次是一次深刻的結構性轉型,需要用新思維去推進航運業發展的新模式,聯盟或合作將成為當今航運市場的創新產物和未來發展的趨勢。交通運輸部水運局局長宋德星在談到水運業轉方式調結構時提出,“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要渡過當前難關,最關鍵的主體還是企業”,鼓勵航運企業走“里面重組,外面聯合”之路。
成立海運聯盟也是航運界加強合作,共攤風險的一種嘗試。海運聯盟的成立是應各方倡議,得到各方支持,并經過充分論證研究的,主發起單位是山東海運。
坐擁全國1/6海岸線的山東,海洋運力卻只有全國的6%,“港強航弱”一直是山東藍色經濟的軟肋。山東省交通運輸廳一直鼓勵地區海運業發展,鼓勵和支持有能力的企業開展兼并、重組和聯營,優勢互補,做大做強,發揮規模效益。業內一人士指出,山東海運作為山東省海運支柱企業,承擔著振興山東海運產業的重任,海運聯盟則承載著地方航運企業共克時艱、共贏發展的夢想。
據記者了解,海運聯盟組建和經營的出發點是要占據一個有利的市場地位,建立一套可持續發展的規劃,成為一個具有合理的規模、一流的服務、較低的成本的現代化航運聯營體。而山東省國資委一直倡導把商業模式創新作為航運企業未來幾年管理創新的一項重要任務,努力培育這些企業的市場競爭優勢。海運聯盟的關聯性較強,有利于帶動相關航運產業鏈的發展,促進產業升級。
航運界內有關人士表示,航運業在2010年短暫回暖后,去年起又進入了一個持續的寒冬期,貨物運輸需求持續疲軟,甚至一度出現航運企業倒貼錢為貨主運貨的事件。“海運聯盟的成立,有利于避免這種惡性競爭,以低成本實現規模效應達到抱團取暖的目的。這種現代航運商業模式創新對于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有重要意義。”
頁次:1/2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