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大代表、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董事長胡問鳴近日在接受中國網財經中心記者采訪時說,我認為在三年可見的范圍內,船舶訂單不會有大幅度增長,而中船集團公司可以依靠中國海軍裝備、執法船及遠洋漁船需求,堅持一至兩年。
胡問鳴董事長表示,當前市場需求不足,主要是歐洲情況還不確定,沒有明顯上升的跡象。他稱,在困難和復雜的局面下,機遇也是很多的,有調整就會有新的看點。
他指出,技術進步必然會推動一些產業誕生新的萌芽,傳統產業會逐步退出,而目前一些正在孕育新萌芽的產業還沒顯現出來。
談到全球經濟低迷對造船業的影響,胡問鳴董事長說,我覺得短期內不會復蘇,因為船舶工業的特點是滯后期比較長,所以我認為,在三年這一可見的范圍內,不覺得船舶訂單會有大幅度增長。但他同時也強調,中船集團公司手中訂單仍可堅持1-2年,主要寄希望于中國海軍裝備、執法船及遠洋漁船需求上升。
他說,中船集團公司目前在手訂單2800多萬噸,能支撐2年的生產。“隨著技術進一步出現,新產品出現,也會出現新一輪訂單……成本的競爭將使船東不得不訂新的船。”
他舉例說,若新型船舶能夠節能20%,而油價穩定在80美元左右,那么單航次的遠洋航行所節約的能源消耗,就能抵消一條新船的折舊。新一輪的訂單會隨著技術進步而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