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仰仗集運子板塊提價實現增收減虧。港口:收入增速繼續領跑各子板塊,利潤同比略增。
航運公司對比分析:集運盈利繼續改善難掩行業整體頹勢
收入方面,唯集運量價齊升,散貨、油運運價跌勢難止。1)集裝箱運輸:貨量增長主要來自運力增加,歐美航線領漲推動提價;2)干散貨運輸:供需失衡加劇,運價再次探底;3)油品運輸:淡季難覓亮點。
盈利方面,絕對盈利指標處于周期底部,僅集運相關公司利潤改善。第3 季度凈利潤錄得正增長的為中海集運和SST 天海這2 家集運主業公司,中國遠洋因集運業務好轉而同比減虧;從盈利能力指標上看,單季度ROE 水平都在4%以下,行業的年化投資收益率依然顯示谷底行情。
港口公司對比分析:貿易環境惡化影響收入,現金流壓力來自上游傳導
收入方面,吞吐量增速放緩傳導至收入端。第3 季度,除了北海港(商貿收入大幅增加)、唐山港(單位裝卸費率明顯提升)和上港集團("營改增"試點擴大營收并表口徑)以外,大部分依靠吞吐量自然增長的公司其營業收入增速出現了回落,主要是由于3 季度全國港口的貨物、集裝箱吞吐量增速有所放緩。
盈利方面,利潤增長的公司數量增加,但并非貿易好轉。對比上半年的數據,3 季度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的公司較中報多了4 家(北海港、上港集團、深赤灣A 和鹽田港),但好轉的原因以主業變更、低基數因素為主,業績好轉并非來自自上而下的貿易環境改善。
四季度:關注美線提價的交易性機會
航運:1)散貨運輸:預計BDI 反彈有限,扭虧待來年;2)集裝箱運輸:關注美線提價的交易性機會,淡季提價可以減虧但難以助Q4 實現行業性盈利,趨勢性機會仍需待貿易環境的反轉;3)油品運輸:Q4 減虧概率大于扭虧。
港口:等待需求面的好轉信號。廣交會二期的成交額比上期下降7.67%,顯示短期貿易環境仍偏弱,QE3 對經濟、貿易的帶動預計有一定的時滯;而整體散貨貿易形勢雖環比有改善,但仍非常脆弱,關注11 月中央會議后是否有帶動基建投資的增量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