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聯合發布10月中國制造業PMI為50.2%,9月為49.8%,創四個月新高,三個月來首次重回50榮枯線上方。當日美國行業研究機構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1日公布的報告顯示,10月份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從9月份的68.4升至72.2,為2008年2月以來的最高值。然而中美經濟數據利好,并沒有刺激BDI指數的大幅回升,反而出現了下降的態勢。
11月1日,BDI指數(波羅的海貿易海運交易所干散貨運價指數)收于1000點,比前一天下降26點,環比下跌2.53%。該指數衡量的是鐵礦石、水泥、谷物、煤炭和化肥等資源的運輸費用。
據報道,10月30日晚間,中國遠洋發布三季報,公司前三季度共虧損64.02億元,較上半年的虧損48.7億元擴大31%,也較去年同期虧損額47.77億元擴大30%。同日發布三季報的中海集運前三季度虧損2.9億元,中海發展虧損4億元。
有分析就表示,盡管鐵礦石價格周四上漲,但卻無助于海岬型船舶運輸需求的提高。交易員表示,規模較小的中國鋼鐵企業選擇購買碼頭的鐵礦石庫存,而并非新購海運船貨。
船運經紀公司注意到,海岬型船舶市場幾乎沒有交投活動,這一跡象令人憂慮。由于鐵礦石庫存進行補充,最近幾周海岬型船舶一直是推動干散貨市場的主要力量。
鐵礦石約占海岬型船運輸量的三分之一,經紀商稱其價格走勢仍是影響干散貨運輸價格的一個重要因素。在中國鋼鐵企業產能嚴重過剩的背景下,很多鋼鐵企業三季度凈利潤都出現了大幅度的虧損,四季度鐵礦石需求可能不會出現大的改善,航運業依然寒風瑟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