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船務董事局主席高彥明10月24日在《勞氏日報》發表署名文章。高彥明認為:
航運市場正經歷著百年不遇的浩劫,處于前所未有的災難之中。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運力災難性的過剩,供需極度失衡。現在全世界的運力比正常需求大約超出 40%左右,全世界兩三年內不造新船運力都不存在問題。由于市場低迷,有些人有”抄底造船“的想法,認為船的造價便宜,并且可以造節油型的船,每天可以節油15~20 %,比較劃算。
他指出,其實這種想法并不恰當。以VLCC為例,現在造一條VLCC全部投資要9000萬美元,平均每天的成本30000多美元,可目前每天的收入只有2000~3000美元。
即便船舶主機每天節油可以增加10000美元的效益,一天的收入也只有12000 - 13000美元,還是要嚴重虧損的。另外隨著運力的繼續增加,市場壓力繼續加大,形勢會更加惡化,節油型的船也不會有良好的效益。
古語云“善奕者謀勢”。大勢不好,你怎么做也不行。在現在這個本來就已水深火熱的時候,如果船東還不吸取教訓,還要盲目地進行所謂的“抄底造船”,只能是雪上加霜,使災難加重和延長。目前船東的當務之急應當是大力拆解18歲以上的老舊船,把市場讓給你的新船,并暫緩建造新船,努力解決運力災難性過剩的頑疾。
同時也建議銀行如無特殊原因,應暫停對新增造船的貸款,只對已建成的船舶,即“現有船舶”進行貸款。
如果確有人想“借勢抄底”的話,最好是買“現船抄底”,如船廠被棄的船舶。
所有的船東和投資人務必要清醒地認識到,運力減少的越快,市場復蘇的越快,船東可以越早地擺脫苦難。否則,即便世界經濟復蘇了,航運市場依然要在災難中慘遭煎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