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英文全稱為 The Baltic and International Maritime Council, 簡稱BIMCO,計劃于明年2月份在上海浦東設立其中國區的總部。目前,BIMCO除哥本哈根總部外,現在全球范圍內僅設立了兩個代表處:倫敦代表處和新加坡代表處。
BIMCO目前總部設在丹麥哥本哈根,是一個具有107年歷史且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運營最多樣化的國際航運組織。作為一個知名的航運非政府組織(NGO),BIMCO 與其他海運組織聯系非常緊密,在諸多聯合國機構中擔任觀察員,如國際海事組織(IMO)、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ECOSOC)及國際商會(ICC)等。同時,BIMCO 與歐盟、美國和亞洲的海運管理者、政策制定者以及其他利益方之間也始終保持著密切的溝通。截至2011年,BIMCO已擁有2500多個會員分別來自123個不同國家,其中970家船東會員、1426 家船舶代理和租船經紀人會員、46 家保險公司和保賠協會會員以及98家船級社、律師事務所、海事院校等其他航運組織會員。值得一提的是,BIMCO的船東會員共擁有1.5萬多艘船舶,7.03 億載重噸的運力,約占世界海運業總運力的65%以上,在全球航運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BIMCO已被公認為當今世界上最大、最具影響力以及最高效的一個國際航運組織。
因此,BIMCO一旦成功落戶上海,將對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起到積極的助推作用,產生里程碑式的意義。即將出任BIMCO大中華區總經理、BIMCO上海中心主任的莊煒先生在接受航運界網采訪時表示,目前,上海在貨物吞吐量、港口規模等硬指標上面確實領先于世界,但是在國際航運服務,尤其是在航運金融、航運服務、航運咨詢等方面,與其他國際航運中心城市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在今年召開的上海市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上,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韓正就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給予明確指示,即下一步建設目標是突出航運金融、信息、定價等服務,著力提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核心競爭力。上海航運軟實力欠缺的現狀正好為BIMCO拓展功能帶來了良好的發展空間,因為BIMCO始終致力于向全球的國際航運企業和相關機構提供一流的高端國際航運服務,并在國際航運界享有盛譽。憑借BIMCO在業界的影響力和創造力,將實質性推動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推動中國航運企事業單位的國際化進程,帶動上海國際航運經濟的集聚輻射功能。
莊煒先生認為,BIMCO有理由相信亞洲將在未來的國際航運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除了貨物吞吐量、港口能效、造船能力、船隊規模等指標以外,在高端航運服務、航運金融、船舶管理、海事法律等方面亦將有長足的發展。應該說,全球航運尤其是“軟實力”的“東移”是大勢所趨,關鍵問題有兩方面:其一是時間,其二是城市。所謂時間,就是亞洲實現真正意義上與傳統西方高端國際航運服務業的抗衡所需的籌備周期;而所謂城市,則指的是哪一座城市將在亞洲國際航運領域獨樹一幟。盡管現階段新加坡和香港在不少方面優于上海,但BIMCO相當看重上海的發展腹地和前景。BIMCO希望能借助上海中心的建設,實現自身的發展戰略布局。
據悉,BIMCO在滬設立的中國區總部將被稱為“BIMCO上海中心”,其正式開幕儀式將于2013年春舉行。一旦BIMCO上海中心落成,BIMCO可將航運信息、航運服務、航運法律、航運教育、航運會展等高端國際航運服務領域的先進經驗和運作方式植入中國,實質性拉動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核心競爭力。目前,BIMCO平均每天為世界各地會員提供多達150 項信息咨詢服務,而上海中心可提供與其會員日常航運業務交易息息相關的各類營運和合同方面的信息、建議和指南。在提供各類港口和航運市場信息基礎上,其可提供租約爭議的咨詢和追款協助介入等高端航運服務。引進覆蓋國際航運產業各個環節的BIMCO標準合同和條款,上海中心可借助中國本土優勢,積極帶動中國航運界參與各類國際航運標準合同和條款的制定,真正實現作為一個航運大國參與制定國際“游戲規則”。此外,上海中心將在上海定期或不定期開展國際會議、研討會、培訓課等各類高端航運培訓項目,內容涵蓋航運金融、航運法律、航運技術、航運安全等各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