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上午10時18分,在持續的汽笛聲中,兩艘海事船緩緩駛入湘江長沙綜合樞紐船閘。緊接著,兩艘1000噸級的貨船也相繼駛入。10時46分,船只列隊駛出。湘江長沙綜合樞紐工程成功完成試通航。
樞紐工程船閘于2010年10月底開始建設,2012年9月初開始進行機電設備安裝和聯門調試,9月13日開始船閘無水調試,9月17日船閘開始進行有水調試,比計劃工期提前兩個多月。其中樞紐船閘僅用短短6個月時間就完成了船閘“人”字門、液壓啟閉裝置及相關配套機電金屬結構安裝,僅用13天時間便完成了雙向雙線船閘調試,創造了國內船閘建設的新紀錄。
9月26日上午10時,由海事船和工程船等四條船舶組成的船隊從下游逆行而上,緩緩駛入樞紐船閘。船舶進入船閘后首先在兩岸的浮式靠船墩旁等待,船只到齊以后,進口閘門緩緩關閉,閘室內形成一個水流相對封閉的空間。之后船閘兩側的輸水門往閘室內灌水,提升閘室水位高度。當閘室水位與上游水位高度基本齊平時,出閘口的“人”字門緩緩開啟,船只駛出船閘。船只通行時間約1個小時。
32個攝像頭實時監控
湘江長沙綜合樞紐工程船閘是國內首個同時開建的雙向雙線2000噸級船閘。據介紹,雙線船閘共用引航道,引航道寬度為146米,上下游引航道長度均為910米。船舶依次排列在引航道上,由中央控制室統一調度。這里不僅可以對船閘“人”字門啟閉進行遠程控制,同時在雙線船閘上還安裝了32個攝像頭,可以對船舶通行情況進行多角度、全程實時監控。
每天通過船只約200艘
船閘室長280米、寬34米、門檻水深4.5米,設計年通過能力為雙閘雙向9800萬噸。像馬路行車一樣,船閘通行也有交通規則,不僅需要遵循躉船申報、錨地排號等待、順序進入船閘等環節,就連船舶行駛速度都有具體要求。湘江長沙樞紐海事處副處長李嘉介紹,在上下游引航道,船舶進出閘的速度是1 米/秒,在閘室內移泊的速度是0.6米/秒。
試通航期間,船只還是像往常一樣從湘江航行。但10月上旬三期圍堰截流后,初步蓄水將達到 26.6米,湘江長沙段至株洲段枯水期航行瓶頸將被打破,經過湘江長沙段的船也只能由船閘通行。到10月樞紐截流蓄水通航后,樞紐壩址每天通過船只約為 200艘,屆時將每天24小時通航確保航行暢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