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中國需求放緩等因素影響,波羅的海干散貨綜合運費指數(BDI)大幅下跌,總結今年三個季度,該指數跌幅達55.92%。
BDI于9月最后一個交易日(28日)收報766點,較前一個交易日升22點,升幅為2.95%。較去年最后一個交易日12月23日收報的1738點跌972點,跌幅達55.92%。
在全球經濟不景氣、船舶過剩和油費高企的情況下,該指數在今年頭三季持續受壓,于2月3日跌至歷史低位的647點,在4、5月有短暫回升,但后繼不足,再次失守千點大關,于9月12日跌至661點,較今年開市1624點的高位下降幅度近60%,但近期受惠于旺季來臨,該指數有些微復蘇。三大船型指數昨日表現,海岬型船運費指數(BCI)收報1621點,升73點或4.71%,較去年最后一個交易日跌50.68%。現貨日均租金為8039美元,升829美元。巴拿馬型船運費指數(BPI)收報425點,升7點或1.67%,較去年最后一個交易日跌74.16%。現貨日均租金為3389美元,升53美元。超靈便型船運費指數(BSI)收報830點,跌6點或0.71%,較去年最后一個交易日跌29.4%。現貨日均租金為8876美元,跌66美元。
BDI反彈的主要動力來自于海岬型船的良好表現。受美國推出QE3和中國集中批覆基建項目等利好因素刺激。礦石貿易略顯活躍,海岬型船運輸有所升溫。不過,巴拿馬型船運價延續單邊下行走勢。
縱觀今年頭9個月表現,仍然受到新船大量涌入市場影響,運費漂浮不定,遲遲未能穩定,船東苦苦掙扎。其中BPI跌幅最大,現貨日均租金已較超靈便型船的日均租金低,主要是受到巴拿馬型船在各船型中,新船交付量最多所致。數據指出,今年巴拿馬型船的新船交付量達417艘,按年增長52%。而海岬型船、超靈便型船和靈便型船的交付量則按年分別增加9%、11%和26%。大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