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金融服務風馳電掣之下航運金融服務體系嶄露頭角 |
2011-9-17 中國冷鏈物流網(www.www.kk7885.com) |
2010年上海地區船舶險和貨運險總量達到21.94億元,占全國相關業務量的17%,相當于國內其他五大主要港口業務量總和。從發布會上獲悉,隨著航運金融服務的不斷拓展,上海已初步建立航運金融服務體系。
據市建交委主任黃融介紹,交通銀行等金融機構相繼成立了專門的航運金融部門,太保、人保獲批成立航運保險運營中心,國際貿易結算中心外匯管理試點正式啟動,期貨保稅交割業務取得突破,航運產業基金初步組建;單機單船融資租賃正式啟動,交銀租賃、招銀租賃公司的5架飛機項目和1艘遠洋方便旗船舶項目率先實現試點運作,國銀租賃20架“援疆”飛機項目也在機場綜保區設立了項目公司。
在運價衍生品交易上,上海也有了新突破。上海航交所發布的新版“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被全球航運界權威媒體《勞氏日報》評價為集裝箱運價最權威和最準確的指數之一。自2011年6月28日上海航運運價交易有限公司成立以來,國內基于此指數的衍生品交易量約180萬手,交易額超過150億元,為航運企業鎖定運價收益、規避運價波動風險提供了一種新的機制。
據悉,2001年發布的中國(沿海)散貨運價指數(CBFI),已成為反映國內水運市場行情的晴雨表。為更及時地反映市場,2011年航交所對CBFI進行重大改革,9月1日起每日煤炭運價指數(CBCFI)正式對外試運行,以適應沿海運價中遠期交易需要,為企業提供規避運費風險的管理工具。
在二手船交易業務上,上海航交所的交易品種由原先的散雜貨船、集裝箱船、油船等擴展到冷藏船、挖泥船、工作船、液化氣船等特種船型,基本實現了全覆蓋。交易業務不斷充實,拍賣、評估、招投標、法律咨詢等服務比重有所提升。根據《船舶交易管理規定》的要求,航交所已建立“中國船舶交易信息平臺”,為船舶交易營造了公開、透明、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航交所承擔研發的“船舶價格指數”基本完成,自2011年4月起開始內部試運行,擬于2011年第四季度對外發布。 |
[發表/查看評論] |
①
|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冷鏈物流 網(www.www.kk7885.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冷鏈物流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冷鏈物流網(www.www.kk7885.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 |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www.kk7885.com)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文章的版權歸其版權所有人,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