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后開出五張罰單后,中國航空運輸協會對航空貨運代理市場的“整風運動”并未停止。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昨天(29日)從中航協獲悉,從2012年11月23日至2013年1月23日,中航協將對航空貨運代理企業開展為期兩個月的安全運輸整頓,其間暫停貨運代理資質認可。
對此,多家快遞企業向本報記者稱,目前航空貨代企業魚龍混雜,并且層層轉包,加劇了安全隱患的產生,而機場和地面服務代理企業的最后一道安檢程序的“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也應引起重視。
安全整頓
中航協昨天發布的公告稱,此次開展整頓行動,主要是由于近期因航空貨運代理企業違規操作而導致的不安全事件屢有發生。
除了最近爆出的上海四家貨運代理人故意將耐風火柴謊報為普通貨物導致了南航航班貨物燃燒,今年4月,廣西一家貨運代理人違規匿報、謊報鋰電池為普通貨物被廣西監管局監察員查出;今年7月11日,天津一家貨運代理人將煙花與其他貨物一同打包,將危險品匿報、謊報并夾雜在普通貨物中進行托運被南苑機場安檢員查出。
中航協指出,航空運輸銷售代理人是確保航空運輸安全的重點環節之一,這一系列惡性事件的發生,表明了航空貨物運輸特別是危險品運輸的安全形勢日益嚴峻。因此根據會員航空公司要求決定開展“航空貨運代理企業安全運輸整頓”。
為期兩個月的整頓,將以航空貨運代理企業自查自糾和中國航協督察整改相結合的方式,對貨物運輸安全隱患進行全面排查和重點整治。
其中包括檢查航空貨運代理企業是否按照規定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航空貨運代理企業在貨物接收、儲存、地面運輸、交運等各項環節中是否有謊報、匿報貨物種類及數量的行為;是否按要求由經過培訓并合格的人員填報貨物申報單和貨運單,按要求對貨物進行包裝、標記或標簽;是否采用不正當手段填制不符合規定的運輸憑證或自行印制并使用違反國家規定的票證、收據等。
此外,中航協還透露將推動建立貨運代理安全審計制度,逐步實現對代理人的分類按級管理,建立對航空貨運代理監控的長效機制;同時清理并規范培訓市場,建立“誰發證、誰培訓、誰負責”的責任追究制度。
貨代亂象
“中航協提出的上述整頓內容,事實上也是目前國內航空貨運和代理領域存在的普遍問題。”一家民營快遞公司的管理層昨天告訴本報記者,目前國內的航空貨運代理有成百上千家,操作不規范的行為并不少見,而代理之間層層轉包的模式,更使安全責任無法清晰明確。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日發生的耐風火柴謊報為普通貨物事件中,作為最直接的攬貨方的韻達公司,雖持有中國航協頒發的銷售代理人資質認可證書,但其實并沒有實際開展代理業務,也未同任何一家航空公司簽署銷售協議,而是作為供貨方將貨物交給了另一家貨運代理匯行公司,而匯行公司又將貨物轉交給另一家貨運代理啟昊公司。
“由于每個貨運代理與航空公司的關系不同,能夠獲得的艙位資源和價格都不同,因此就會出現貨物層層轉包以獲得最佳利潤的現象。”上述管理層對本報記者分析,各環節鏈條增加后,如果任一環節未履行安全檢查職責,就可能出現安全隱患。
此外,多位快遞行業內人士也向記者介紹,目前貨物在上飛機之前最后一環節的機場或地面服務代理的安檢標準不統一,也應該進行監管和重視,“哪些貨物能上,哪些貨物不能上,很多時候看的不是法規,而是關系。”
對此,快遞物流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則對本報記者建議,要想盡量減少安全隱患的發生,也需要快遞企業在源頭上把好關,比如嚴格執行貨物的實名制以及快遞員收貨時的開箱驗視,同時還應該加強員工培訓,“很多快遞員甚至不知道到底什么是禁運或者限運的危險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