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我國通用航空的發展一直處于上升階段。為進一步促進通用航空的發展,充分發揮通用航空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服務和支撐作用,近日,民航局、財政部聯合印發的《通用航空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正式頒布實施。通用航空發展專項資金將用于通用航空作業補貼、通航飛行員培訓補貼以及完善通用航空設施設備等方面。
記者了解到,《辦法》集中體現了四個特點:一是惠及面廣。不分國有還是民營企業,只要在中國境內注冊登記,持有中國民用航空局頒發的通用航空經營許可證和運行合格證的通用航空企業,均可申請通航專項資金。二是涉及領域大。專項資金除支持應急救援、農林作業、工業服務等領域外,還支持通航飛行員隊伍建設等通航發展薄弱環節。三是向公益性項目傾斜。專項資金辦法將按照應急救援作業充分補、農林牧漁作業重點補、工業服務和其他領域適度補的原則有效安排專項資金。四是更加科學、精細。改變以往簡單按照飛行小時補貼的單一標準,飛行作業補貼標準分別按照固定翼和旋翼飛機不同的起飛全重,依據其不同的成本構成和市場定價情況測算補貼額度。為保證政策執行效果,管理辦法在補貼范圍與標準、資金申報與使用以及監督檢查等方面都有很多具體的規定。
根據《辦法》,通用航空作業補貼將重點支持農林牧漁、公益性較為明顯的社會事業以及承擔國家應急救援任務的應急救援飛行作業。具體補貼標準按不同作業類別、不同機型、不同起飛全重確定。同時,為鼓勵通航企業淘汰老舊航空器,并減少行業壟斷,《辦法》規定對補貼標準進行上浮或下浮調整。對通航企業使用機齡較短航空器的,補貼標準將上浮;對通航企業為關聯方提供作業服務的,補貼標準將下浮。
《辦法》還明確了通航企業飛行員執照培訓補貼標準以及購置、更新和改造作業設備和安全設備的補貼標準。飛行員執照培訓補貼將極大地鼓勵通航企業加大飛行員培養力度,解決通航專業人才短缺問題。為限制已獲補貼的飛行員改飛運輸飛機,進一步穩定通用航空飛行員隊伍,辦法還對已獲補貼的飛行員從事通航飛行的年限做出了規定。
為體現專項資金使用的公開透明,《辦法》規定每年專項資金使用方案要在民航局政府網站上公示10天,各方無異議后,方可確定。
民航局財務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在不同發展階段,民航局曾先后出臺過一些對通用航空補貼政策。2003年在民航政企改革基本到位后,為鼓勵企業按照市場化模式運作,民航局停止了通航農林業補貼。近年來,隨著我國通用航空業的快速發展,國家在不同層面出臺了促進通用航空發展的引導和扶持政策。本次出臺的通航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意味著國家對通用航空的扶持政策真正落到實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