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業的發展歷程與科學技術創新密切相關。28日,激光超聲波可視化檢測儀技術在西安航空基地正式通過科技成果鑒定,該項技術國產化成為中國無損檢測領域一項重大突破。
近年來隨著飛機、發動機性能及結構效率的不斷提高,先進航空材料技術已僅次于航空動力系統,成為保證航空裝備發展的第二大關鍵技術,碳纖維復合材料、陶瓷基復合材料等新型材料的廣泛應用,促航空工業得到較快發展,然而,對新型材料的無損檢測一直成為業界難題。
據了解,此次研發的激光超聲波可視化檢測儀,從電子元器件到飛機機身部分均可進行無損檢測,并可在高溫、有毒等惡劣環境下工作。使用激光超聲波可視化檢測儀對飛機機翼、火車車軸等高速運載工具部件以及發電設備、壓力容器等產品進行定期檢查,可最大限度地延長其安全使用壽命,在避免重大事故發生的同時,也使無損檢測領域中的科研難題得以攻克。
西安航空基地黨工委書記金乾生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西安航空基地將入區企業聚集,形成了以零部件制造、壓鑄制造、自動控制、表面處理、無損檢測等為一體的航空精密制造產業集群,對西安航空基地進一步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增強配套服務能力,擴大產業集群規模均起到促進作用。
據統計,在西安閻良國家航空產業基地現已入駐航空企業近500家,其中民營資本占85%以上,業務涵蓋整機制造、航空零部件、航空新材料、機載設備、航空專用裝備及設備、航空維修、飛行員和空地勤培訓、航空旅游博覽等多個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