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前三季度利潤已超2010年利潤總和”、“2011年前11個月航班正點率排名繼續位居國內三大航空公司第一”、 “2011最具創新力中國公司”、“中國馳名商標”……這是東航用三年時間向廣大顧客、投資者和社會公眾交上的一份份沉甸甸的答卷。
走過重生的歷史節點,東航以鳳凰涅磐的精神布局國際市場
民航運輸業是經濟景氣的 “空中晴雨表”。面對高通脹、高油價、高污染帶來的國際市場疲軟,面對空域資源短缺、高鐵替代競爭的國內行業挑戰,東航不畏挑戰,攻堅克難,在改革中加快發展,在創新中持續進取,生產經營工作取得積極成果,2011年全年完成運輸總周轉量137.8億噸公里,同比增長9.8% ;旅客運輸量6880萬人次,同比增長5.7%。當然,這些經營業績累創新高的背后,飽含著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推手。
推進戰略部署不漂移。在2010年順利完成東航上航重組整合,積極構建上海航空樞紐的基礎上,東航僅用一年時間,于2011年上半年順利加入天合聯盟(SkyTeam),完成了被認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是迄今為止中國乃至全球歷時最短完成入盟的航空公司。
決戰生產經營創效益。針對市場高度波動性,東航結合西安世園會等市場需求,優化運行品質,靈活調整運力,抓牢核心市場,豐富營銷手段,完善營銷網絡,推進業務合作;通過積極開展成本優化項目,嚴格預算管理,實施全過程控制等一系列工作,取得生產經營的新進展。2011年,東航榮獲民航局頒發的“中國民航飛行安全五星獎”,并被中文版《財富》雜志評為 “2011最具創新力中國公司”。
提升服務品牌新形象。推進服務國際化,固化SkyTra
x服務模式,落實SkyTeam服務標準。安全、優質、高效地完成歷時178天的西安世園會的服務保障工作。在利比亞撤離任務中,東航精心組織實施,圓滿完成了中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海外包機撤離運輸任務。“東方航空”被國家工商總局評為“中國馳名商標”,還獲得“2011中國最具創新力”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認證,同時被國外權威機構評為“中國最具價值品牌50強”。
站在嶄新的歷史起點,東航用全面轉型的智慧建設世界一流航空公司
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穩中求進”的總體要求,在全面落實國務院國資委工作部署中,東航做出了自己慎重的研判。為積極有效應對全球航空業前景的不確定性,東航將通過創新商業模式,實現公司發展全面轉向內生增長、集約高效、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的世界一流航空服務集成商。
對東航來說,2012年依然是改革發展的戰略機遇期。為此,公司將以客戶體驗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產品體系、樞紐保障體系、IT支撐體系建設為抓手,建立客戶門到門的全流程服務鏈。
建設產品體系。充分利用聯盟資源,加大聯盟產品銷售力度,深化與聯盟成員的經營合作。堅持“以客為尊,傾心服務”,按照“精準、精致、精細、精彩”的定位,統一集成FFP(常旅客系統)、B2G、B2B、B2C網站,實現電子商務平臺一站式、一體化服務,并著手開發C2B(客戶導向)商務模式。
建設樞紐保障體系。按照以旅客和航空器為接觸點,把運行劃分為以旅客為中心的樞紐保障體系(HCC)和以航空器為中心的運行控制體系(AOC),并通過優化機構、理順接口、調整職責,分步驟按階段推進樞紐保障體系建設,有效提升樞紐的運行品質和工作效率。
建設信息化支撐體系。利用信息化整合手段,打通上下游服務鏈的業務流程和管理,實現向航空服務價值鏈的管理延伸。研發部署移動保障、移動駕駛艙(EFB),全面部署智能化的自助服務一體機。
在危機中變化,在變化中轉型。東航成功實現在“聚”變中獲得勃勃生機,并立志在歷史的節點上再出發,積極謀求在“聚”變中書寫轉型升級、科學發展的嶄新篇章!
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