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時值新中國第十三個記者節來臨和黨的十八大召開前夕,珠海市委宣傳部、珠海市新聞工作者協會組織開展“百名記者走進航空產業園”大型采訪活動,來自中央、省、港澳駐珠新聞單位和本市兩報兩臺兩網等20多家媒體的100多名記者走進珠海航空產業園,到航展館提前探營航展盛況,并見證正加速騰飛的珠海航空產業。
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陳英出席活動啟動儀式,并為采訪團授旗。
昨日“立冬”,標志著萬物開始收藏。可在南國海邊的珠海金灣,依然是陽光絢爛藍天高遠。走進珠海航空產業園,飛翔和夢想的氣息撲面而來。
隨著航展開幕進入倒計時,航展館內正加緊裝扮“節日盛裝”。記者看到,1號國際館內70%的展臺已進場搭建,2號航天館和3號航空館展臺搭建基本結束,現已進入美工、裝飾階段。接下來的幾天時間里,各參展單位將帶著參展品陸續進場。
航展館停機坪周圍,不少航空或攝影發燒友守候在此,期待搶先目睹到各飛行表演隊的空中絕技。目前,歐洲“百年靈” 特技飛行表演隊、中國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歐洲“百年靈”機翼行走表演隊已經到達。10日,俄羅斯“勇士”飛行表演隊的5架蘇27戰機也將飛抵珠海。
珠海航展公司副總經理周作德介紹說,本屆航展規模再創新高,共有全球39個國家和地區的650家航空航天廠商參展,參展廠商比上屆增加50多家,展位面積28200平方米,比上屆增加5000平方米。參展飛行器多達114架,機型史上最全。可以期待的是,本屆航展將是一場更加豐富精彩的饕餮盛宴。
如果說,航展館集中展示的是全球航空航天的精華,那么,中航通飛珠海基地,則是珠海航空的夢想之花。
走進總裝廠房,左手邊,一條西銳輕型飛機總裝生產線已建成投入生產,一架架珠海組裝的“空中寶馬”,正從這里飛向世界各地的藍天。右手邊,一架嶄新的領航150公務機樣機已經完成組裝即將下線,這是珠海基地完全自主研發生產的首款飛機。
中航通飛華南飛機工業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傅俊旭介紹說,作為珠海航空產業園的龍頭項目,目前,中航通飛珠海基地在一期工程完成基礎上,又基本完成了部裝廠房、復合材料廠房建設。領航150、蛟龍600等多款飛機研發、制造正加速推進。
2008年11月開園的珠海航空產業園,經過短短3年多開發建設,如今已經成功實現“三級跳”,躋身9個國家級航空產業園之列,正朝著“全國最大、世界一流”的通用航空產業綜合性基地努力奮斗。在昨日的大型采訪活動中,現場記者深受振奮鼓舞,紛紛表示航空產業園是值得持久挖掘的新聞富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