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過去,秋風送爽的九月即將等來一年一度大閘蟹開撈的日子,2017年大閘蟹吃蟹季來臨,為競爭激烈的生鮮寄遞市場再添一把火。陽澄湖的大閘蟹市場除最早試水的順豐外也迎來京東天貓等“平臺型選手”入局。今年的大閘蟹銷售寄遞,是誰在領跑大閘蟹回歸理性市場?
陽澄湖大閘蟹幾乎成為大閘蟹的代名詞,前不久《驛站》老鬼也發文指出,陽澄湖大閘蟹,因其“肉厚膏膩、滋味鮮美”的特點幾乎成為了大閘蟹的代名詞,堪稱“長青款”, “吃貨們”對陽澄湖大閘蟹的喜愛可見一斑。但文章同時指出“但在利益驅使下,一部分人盜用陽澄湖大閘蟹的品牌……市場上名為“陽澄湖大閘蟹”的商品數量已經超過了該產區的實際產量,對陽澄湖大閘蟹的品牌形象造成了惡劣影響。”
如何解決痛點,成為引導市場回歸理性的重要因素。
順豐發展成熟模式,京東天貓入局
“十蟹九順豐”,順豐已在陽澄湖區建立成熟模式。據權威數據顯示,在最受食客們熱捧的陽澄湖大閘蟹這一細分領域,順豐的市場占有率已連續多年保持在90%左右。
從2008年初次試水大閘蟹寄遞至今,順豐在大閘蟹寄遞市場已探索近十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順豐堅持寄遞模式的同時,深入湖區合作,覆蓋產業鏈“上下游”,形成獨特而完整的體系。2017年順豐還開辟了更多大閘蟹原產地湖區,同時多“點”發力,為固城湖、太湖、盤錦河、洪澤湖、鄱陽湖、洪湖、微山湖、梁子湖等湖區的優質大閘蟹提供機會。多湖區優質蟹同時發力,也有效引導陽澄湖大閘蟹回歸理性市場。此外,今年京東天貓瞄準大閘蟹市場也紛紛入局,與順豐在湖區開展競爭。
“順豐式”大閘蟹寄遞:原產地直發
順豐一直沿用原產地直發寄遞模式。《驛站》觀點指出,“原產地直發”是解決“一部分人盜用陽澄湖大閘蟹的品牌,以假冒偽劣產品欺騙消費者”的“藥方”。此外,“順豐式”寄遞模式還得到行業專家認可。
9月13日中國電商協會物流專家、漢森供應鏈總裁、漢森創投董事長黃剛也發文點出順豐式“湖邊到桌邊”的服務特點與優勢。他強調,首先,順豐堅持產地直發,在大閘蟹出水之后的第一時間進行打包、封裝、運輸,砍掉中間冗余的環節,“一封到底”保真寄遞,可做到源頭保真;其次,陽澄湖區大閘蟹訂單可實時可追蹤,可保障新鮮美味的真實傳遞;同時,順豐還在陽澄湖建立大閘蟹服務中心,可為蟹農提供暫養維護、捆扎、預冷、包裝、運輸等全套服務,為原產地直發提供保障;此外,在運輸上,順豐投入7架貨機的同時增設高鐵,新增100多條專項干線線路可做到“專線專運”,有效地支持了原產地直發模式快速交貨;最后,順豐依托大閘蟹服務中心,提供一體化的供應鏈服務,從資金等方面扶持蟹農發展,也為原產地直發做好上游基礎。
專家意見與行業文章詳細解讀了“順豐式”原產地直發模式,也為消費者的選擇提供了參考意見。
“四流合一”深入扶植:順豐做的不僅僅是快遞
順豐在全產業鏈上進行戰略布局,不僅在陽澄湖區建立“蟹服務中心”還獨創“四流合一”的原產地深入扶植服務,《驛站》更是直接指出“如你所見,順豐早已不是一家單純的快遞公司”。
順豐陽澄湖大閘蟹服務中心,除了對招商引入的中小型蟹商提供大閘蟹出水后的暫養維護、捆扎、預冷、包裝、運輸等系列服務工作外,還為其配備專門電商辦公區域和宿舍區域,滿足蟹商多樣化需求,改變了各個蟹商、蟹農間原本較為松散的關系,便于打造更加一致、統一的陽澄湖大閘蟹品牌形象。另外,順豐獨創“四流合一”服務,為蟹商、蟹農提供包括數據分析、產銷對接、商業引流和貸款支持等多項服務,有效實現物流、數據流、商流、和資金流的四流合一。
大閘蟹服務中心的建立既有助于湖區當地大閘蟹品牌的保護,也為順豐的大閘蟹寄遞直發保真加一道保險。相比今年入局合作成熟商家聲稱包銷陽澄湖一半大閘蟹的京東,和合作星農推出“紅印蟹”計劃做行業標準的天貓,順豐在原產地的上游布局力量上占有優勢地位。
順豐在大閘蟹寄遞市場已建立成熟的原產地直發寄遞模式,并以可持續性發展戰略布局引導陽澄湖大閘蟹銷售購買回歸理性市場,另一方面還致力于保護并攻建大閘蟹的原產地品牌。可以看出,在激烈的大閘蟹圍剿戰中,順豐依舊保持相對優勢,領跑大閘蟹寄遞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