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都有資本找順豐洽談,但順豐并未與任何資本簽訂任何協議。感謝大家對順豐的關心!”昨天下午,獲新浪認證的順豐速運官方微博終于回應融資傳聞。
9月13日中午,順豐與資本“接觸”的消息開始爆紅網絡。深圳觸電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創始人龔文祥爆料稱,順豐已在考慮融資事宜,已與包括弘毅、中信等在內的多家頂級PE洽談。
該消息隨即就得到PE界的認同。江南資本創始管理合伙人鐘曉琳稱,“早就聽說順豐要融資……老板只對國字號的PE感興趣!”
而物流業內人士對順豐融資的消息則表示出不解。中國物流與供應鏈管理聯盟理事、漢森世紀供應鏈管理咨詢副總經理黃剛分析稱,順豐究竟缺什么?缺錢?第八架全貨機都已購買到位;缺網絡?順豐自主可控網絡覆蓋天上和地下;缺管理?順豐有一套完善的經營管理體系,這是其核心競爭力;缺品牌?順豐的品牌已經深入人心……面臨全球快遞巨頭滲透中國,國進民退的經濟環境,以及自身多元化發展的需求,順豐最缺的不是錢,缺的是“紅色靠山”。
現金充裕,是業內外對順豐速運的印象。而順豐掌門人王衛不喜歡被資本左右也早已人所共知。談及IPO事宜他曾表示:成為上市公司后,你的每一筆投入,都要向股民交代,說服他們這筆投入是有利可圖的,是可以在短期內獲得利潤的,要有業績出來,這個我恐怕做不到,我真的沒有辦法保證對未來的戰略性投入可以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更不能保證我不會失敗,這也違背了我做企業的精神。
王衛還說過:“(順豐)未來也不會為了上市而上市,為了圈錢而上市。”那么,如果順豐速運真要融資的話,出發點是什么呢?
巧的是,9月7日,國家郵政局網站公告聯邦快遞和UPS獲得國內快遞牌照,雖然目前來看,網點不足是這些洋快遞巨頭的軟肋,但相信其資金投入不是難事,因而業內有聲音說,處于中高端市場的EMS和順豐將因此受到沖擊。據悉,順豐今年的增速僅有30%,而去年增速近50%。因此,順豐已經在做內部調整,決定轉型為綜合物流商,將介入整體物流供應鏈服務,顯示其已不再甘于只做快遞運營商了。
與此同時,國內同行的步伐可能也給順豐帶來壓力。5月4日,中國證監會披露,中國郵政速遞物流順利通過發行上市審核。中國郵政速遞本次擬發行不超過40億A股,發行后總股本不超過120億股,所募資金主要用于生產場地建設、信息系統及配套建設、營投網點及配套建設、車輛及設備購置、郵航相關項目建設和補充流動資金等。募投項目實施后,中國郵政速遞網絡覆蓋范圍及速遞物流服務能力將得到進一步提升;新的大型集散中心的建成以及大量現代化配套設施的購置,將極大地提升運營效率,帶動產業的優化和升級。
在這種情況下,現金儲備似乎對順豐來說也是件可以考慮的事情了。
當然,還有一個細節不應忽視,這就是順豐回應時的表述。在順豐的回應中,強調了“一直以來都有資本找順豐洽談”,似乎在告訴人們資本是主動方,公司是被動方。難道是PE的一廂情愿?但是,順豐速運發展到今天,應該也到了可以考慮資本問題的時候了,或許這就是公司沒有給出直接否認的原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