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在全國人民為黨的十八大召開而歡欣鼓舞之際,鐵路繼續保持運輸安全穩定有序,貨物運輸更是傳來捷報——國家鐵路單日裝車創今年下半年以來最好成績。(11月10日鐵道部政府網)
近年來,隨著鐵路不斷提速以及高鐵日新月異的飛速發展,人們已普遍感受到鐵路出行帶來的便捷和舒適。與此同時,公眾對鐵路貨運這些年的變化認知度卻并不高。
計劃經濟時由于鐵路貨運運能長期緊張,特別是各鐵路局、分局的分界線上一些“限制口”,貨主“要車皮難,難于上青天”。那時的公路基礎建設條件差,設施簡陋,公路物流遠不及今,許多貨物運輸只能走鐵路。得天獨厚的運輸優勢使得鐵路貨運長期“朝南坐”,也造就了廣大貨主對鐵路比較流行的印象是:“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鐵老大”,集中體現在鐵路貨運部門的態度生硬、效率低下、手續復雜等“官僚行為”。很多貨主經常是硬著頭皮到營業大廳用“熱臉”去貼“冷屁股”。從填寫托運單開始,計劃、受理、交費等五六個窗口一個個排隊跑下來,已累得半死。那時貨運計劃員握有“生殺大權”,說有車皮就有車皮,說沒有你就跑斷腿也休想;車皮說給你你就有,說不給你你就是“天王老子”也得一邊晾著。所以原本是“上帝”的你卻得象“孫子”一樣去服侍好計劃員。但如果你認為僅需如此那就錯了,因為還有兩個“爺爺”等著你去服侍,他們就是掌管著車輛、貨物的調度:“站調”和“貨調”。那時候這“三大員”“權力大、油水足”,所以因經濟問題出事的也屢見不鮮。接下來,因為鐵路管理、線路質量、運行速度甚至野蠻裝卸等原因,原本答應你“運到期限”五天運到的,結果半個月后“姍姍來遲”,你托運的物資已經變質、受損甚至被盜短少。苦逼的你索賠無果,只好一紙狀書告上法院,這時你又傻眼了,因為你發現居然是鐵路法院受理審案。鐵路法院是受同級鐵路局、分局管理的下屬單位,難道“兒子”會判“老子”賠錢給你?運氣好的話,結果是你20萬的損失,花了半年時間,艱難地得到了5千元的“賠償費”。
讓我們再來看看近些年來的鐵路貨運。首先,運輸市場發生的巨大變化,隨著其它運輸方式特別是公路物流的快速發展,已逐步形成“鐵、公、航、水”四分天下的格局。我們也時常能看到鐵路貨運部門到港口碼頭、廠礦企業跑營銷了。前些年,為了簡化手續方便貨主,鐵路貨運優化營業大廳格局和窗口設置,實施“一窗對外、一票辦理、五分鐘完成”的“115”承諾。“門到門”的全過程物流服務、更快捷更高性價比的“五定”(定點、定線、定車次、定時間、定價)班列和行包班列服務也已推行多年。裝卸部門在貨場內也開始掛牌服務,有的還可以象醫院病人選醫生般“點裝點卸”。特別是今年實行的重大鐵路改革:貨運業務網上受理。一方面大大簡化了貨運業務辦理手續,實現在家里就能“小手一抖,車皮到手”。更為意義深遠的是從根本上解決了廣為詬病的車皮暗箱操作問題,使得運輸資源真正實現透明的平等共享。同時,鐵路運輸法院、檢察院、公安等司法系統也逐步交由地方,讓你能“公正、公平”得到利益保證。另外,我們在國家糧庫調撥糧食、用電高峰時期的電煤、西氣東輸所需大型設備等各類國家重點物資運輸中屢見鐵路貨運身影;專用鐵路、專用線在企業運輸和國民經濟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鐵路在軍事物資運輸、搶險救災中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已建和在建的客運專線使得部分線路實現客貨分線,為大幅擴充運能、提高動力奠定了堅實基礎。
從對比中我們能看到,隨著貨運運輸格局的調整和市場份額的重新分配,這些年鐵路貨運的確是在推陳出新的改革中不斷前行。我們也希望鐵路部門能繼續在方便貨主、改進服務上狠下功夫,推出更多更好的有力舉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