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十月份經濟數據的公布,10月經濟走勢小幅穩定回升的趨勢解除了人們對中國經濟長期回落的擔憂。制造業景氣指數回升了,PPI指數15個月來首次回升,10月工業增加值增速繼續加快,前10月房地產投資增15.4%,鐵路基建投資有望迎來新高潮等。馬忠普曾說過,適度投資拉動是走出經濟持續下滑、穩定經濟的正確選擇。
而作為期待下游產業復蘇的鋼市來講,投資建設消息顯得尤為振奮,對鋼市的利好刺激也是最大的。畢竟有需求才有市場,疲軟了近三個季度的下游需求,已經讓鋼市低迷了好長一段時間。眼看著進入鋼市需求淡季,商家似乎看不到后期市場能夠帶來的希望。然一直不曾賦予太多信心的鐵路建設投資再度給力,似乎仍是一件值得興奮的事情。那么若鐵路投資建設再度給力,能否支撐鋼市走向“迎春”路?
根據鐵道部近期公布的數據,10月份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10.13億元,同比增長141.2%,為2009年3月以來的最高增速。如果按照鐵道部最新公布的2012年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計劃總規模6300億元來計算,今年全年基本建設投資為5160億元。要完成全年投資計劃,今年最后2個月鐵路投資必須完成接近2000億元。也就是說未來兩月鐵路投資同比將增長30%,環比將增長33%。
鐵路和鋼鐵唇齒相依,長期以來,鐵路為鋼鐵和原料產品提供運輸服務,同時又是鋼鐵行業的大用戶。作為國家重要的“穩增長”基建項目,鐵路行業的復蘇和鐵路設備訂單重啟,無疑對鋼鐵行業景氣度上行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如果今年后兩月鐵路建設資金到位,那么項目進程一加快,鋼材需求必將有序的釋放,這對鋼市的回暖無疑形成重大利好。
然而對于國內大型鋼廠來講,連續虧了好幾個月,如果市場稍微好一點,大家都想著多賣點多賺點錢,如此,很多鋼廠都將開始加足馬力恢復生產,同時也助燃曾低迷的鐵礦石價格再度沖高。那么即使鐵路投資增速,但釋放需求空間有限,畢竟隨著北方天氣轉冷,工地開工時間受限。且從往年規律看,每年11月至來年1月均屬于工業傳統淡季,鋼市需求趨弱,淡季效應明顯。整個鋼市下游并未出現明顯上漲,在這種情況下,鋼廠的盲目釋放的產量將帶來市場的供過于求,如果無法合理的控制產能,仍將導致供需平衡向供應面偏斜。
且不說鐵路建設后兩個月接近2000億元的投資能否到位,隨著傳統淡季的逼近,建筑開工開始下降,這將引發北方大量資源南下,鋼廠生產將因此向板材傾斜,鋼價后市供需矛盾或在年末再度激化,快速反彈后的鋼價將在供需矛盾激化下再次向下調整。
且目前鋼鐵“北材南下”貿易商熱情并不高,今年的冬儲旱情恐再次落空;社會庫存保持低位,意味著鋼廠庫存高企;在黨十八大新聞中心記者招待會上,住建部強調,仍將堅持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不放松等。如此,在鋼市“迎春”路途中仍充滿變數,而鐵路投即使再度給力,對鋼市迎春助力作用也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