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由中華工商時報與西安閻良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共同發起、中國民建中央、陜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首屆中國民營航空產業發展論壇”在西安閻良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隆重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中央主席陳昌智,陜西省人民政府省長趙正永發表重要講話。來自全國各地300多名民營企業界和航空產業界人士參會。在同時舉行的簽約儀式上,西安航空基地現場與民營企業簽約總額達123億元。
陳昌智在致辭中指出,戰略性地引導民營經濟進入中國的航空產業,構建多元化的經濟結構和市場體系,促進制造技術和管理模式與國際接軌,是中國航空工業加速產業化發展,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必由之路和戰略選擇。陜西依托雄厚的航空資源,建成首個國家級的航空產業基地,秉承產業鏈構建園區化承載、集群化發展的理念,按照市場導向、國際合作、體制創新、軍民互動的發展思路,堅定不移地實施產業帶動戰略,形成了一個以航空產業為特點,產業結構清晰,產業鏈條完整,就地配套能力強,產業聚集度高,具有較大的國際影響力和知名度航空科技產業基地。他希望以舉辦此次論壇為契機,充分發揮陜西得天獨厚的航空優勢,把航空產業辦成陜西的支柱企業,成為陜西乃至全國民營經濟新的增長點。
趙正永在講話中介紹了陜西在我國航空產業突出的戰略地位。他強調,陜西省長期以來一直將航空產業作為本省的支柱產業來發展,結合實際,加快構建實現軍民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通過采取合資合作股份化等運作模式,以龍頭企業引領項目企業為載體,鼓勵引領更多地方企業民營企業參與軍工企業改制重組。特別是西安航空產業基地,按照集群構建、園區承載、專業分工、市場運作的理念,聚集了一批優秀的民營航空企業,在培訓和發展民營航空產業發展方面,走出了一條具有陜西特色的新路子,成為國內最活躍的航空產業發展平臺。本次論壇的目的就是要為民營企業找到更廣的發展空間,為航空產業做大做強找到有力的支撐。
論壇舉辦期間,300余家參會中外企業圍繞國內外航空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中國航空產業市場前景展望、民營企業參與航空產業發展的模式與路徑、經驗等進行了深入探討與交流,并實地考察了基地企業,為“試水”航空業的民營企業家理清了發展思路,堅定了發展信心。
近年來,隨著我國大飛機項目啟動實施,《關于深化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見》、《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關于建立和完善軍民結合寓軍于民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的若干意見》陸續出臺,為民營資本進入航空產業提供了堅實的政策保障。在當前市場競爭加劇、資源約束加大、環境負荷加重的環境下,參與航空產業分工,越來越成為民營企業轉型升級的絕佳選擇。
據悉,目前在西安航空基地入駐的近500家航空及相關企業中,民營航空企業占到85%以上。借民營企業之力,一個產業特色鮮明、配套能力突出、競爭優勢明顯、民營資本廣泛參與的航空產業集群已初現規模,西安航空基地作為民營資本進航空的新高地,正在彰顯出蓬勃發展之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