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產品取道重慶出口歐洲,已成一條節時省力的新路線。據悉,江浙一帶生產的電子產品通過重慶中轉,經“渝興歐”通道運往歐洲,全程耗時僅20余天,比此前海運最短耗費38天,節約了近半時間。
沙坪壩團結村鐵路集裝箱中心站,自2009年建立以來,已先后開通“渝深”、“渝滬”班列,使重慶到深圳、上海物流時間大幅縮短。2010年,該站已完成吞吐量19.8萬噸,2011年吞吐量預計超過22萬噸。在這里,集裝箱里的貨物不僅有重慶造筆記本電腦,大部分是上海、蘇州工業園區加工生產的電子產品。
2011年1月,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大通道的首列“試驗專列”出發,整個路程中不用停靠等候,到莫斯科只用了11天;5月起,“重慶造”的電子產品從這里出發,經達州、安康、西安、蘭州、烏魯木齊,向西過北疆鐵路到達我國邊境阿拉山口,進入哈沙克斯坦,再轉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至德國的杜伊斯堡,全程11179公里,平均時間在16天。
集裝箱中心站一位負責人介紹,沿海貨物多來自當地出口加工區或保稅區,因此基本都是在沿海當地報關,然后在重慶辦理一個快捷的轉關手續,就能順利出發了。從重慶到我國邊境阿拉山口,只需要90多個小時。
而此前經過沿海走海運出口,從沿海港口到德國漢堡港,全程耗時38天左右,而改走渝新歐鐵路通道,耗時20天左右,時間節約近半。
從8月開始,渝新歐鐵路從重慶到歐洲的貨運班列實現每周一班。
來源:華龍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