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全國流通工作會議有望著力對冷鏈物流、倉儲建設等投入資金大、建設周期長的基礎設施增加支持。而這也將極大利好制冷設備、冷藏車、冷鏈物流企業和冷鏈物聯網四大子行業的發展。
資本市場上,物流概念在6月28日已經進行了“熱身”,而隨著全國流通會議的臨近以及消息面的明確,相關概念有望迎來資金的關注,成為新的市場熱點。
上市公司中,冷鏈物流板塊包括煙臺冰輪、大冷股份、漢鐘精機、鐵龍物流、中集集團、東方銀星、中儲股份、廣弘控股、新大陸等。
制冷設備下游市場容量將翻番
所謂冷鏈物流是指溫度敏感性產品在生產、貯藏運輸、銷售等消費前各環節,始終處于規定的低溫環境下,保證產品質量、減少產品損耗的一項系統工程。應用范圍包括農產品、醫藥、化工、電子等有溫控需求的領域。
據了解,冷鏈物流產業鏈包括制冷設備、冷庫、冷藏車、冷藏箱、冷藏運輸、冷鏈信息化建設、冷鏈物聯網等多個環節。
一家江蘇的冷庫企業負責人表示,目前行業最為緊缺的是設備,市場上的冷庫的數量和容量不足。“這兩年,我們的冷庫都處于爆滿狀態。”
據統計,到目前為止,全國冷凍冷藏能力達900多萬噸,其中外資、中外合資和私營冷庫約占50萬噸;國有冷庫850多萬噸。其中國有冷庫分屬于內貿、農業、外貿和輕工系統,庫齡多在30年左右。
與900萬噸冷凍、冷藏能力相對的是2011年我國各類生鮮品年總量約7億噸,冰凍食品的年產量在2500萬噸以上。由此可見,900萬噸的冷庫容量顯然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
另一則數據可以證明我們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美國人口是我國的1/5,但冷庫容量卻達到2200萬噸,是我國現有水平的2.5倍,中美差距十分明顯。
針對行業存在的問題,國家發改委在發布的《農產品冷凍物流發展規劃》中提出,要“爭取到2015年,推動全社會通過改造、擴建和新建,達到增加冷庫庫容1000萬噸的目標”。這意味著新建冷庫容量將是現有容量的一倍。再加上即將召開的全國流通業大會或將再次明確對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增加支持,這對相關的上市公司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利好。
我們了解到,目前我國資本市場上主要業務是制冷設備的企業有煙臺冰輪、漢鐘精機和大冷股份。
其中,煙臺冰輪是我國制冷行業的領軍企業。公司本部以大中型冷凍、空調設備的研發制造以及制冷空調設備成套工程服務為主業,是我國制冷行業產品生產規模最大、品種最齊全的綜合性服務公司之一。其冷鏈物流產業鏈涉及商業冷凍、工業冷凍和人工智能環境等領域,為食品冷凍冷藏及深加工、化工生產、精密實驗室等多個行業的蓬勃發展保駕護航。
大冷股份則可以提供工業制冷、食品冷凍冷藏、農產品深加工等領域的節能環保、智能化的整體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