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絲綢出口下降 生絲產量持平 |
2012-8-19 中國冷鏈物流網www.www.kk7885.com |
日前,國家統計局公布了對354家規模以上繅絲絹紡企業2012年1~5月生產情況的統計數據。統計顯示,我國絲產量47664噸,同比增長16.5%,其中35家絹絲企業產量5575噸,同比下降8.39%;254家規模以上織綢企業綢緞產量36279萬米,同比增長11.17%;74家蠶絲被企業蠶絲被產量1973萬條,同比增長31.12%。統計表明,我國絲綢主要產品產量小幅增長。
據中國絲綢協會全國繭絲綢生產系統對170家企業的統計,1~5月絲產量5922.22噸,同比下降31.19%;綢緞產量2782.72萬米,同比下降24.45%;真絲服裝3537.36萬件,同比下降9.92%;蠶絲被產量70.35萬條,同比增長36.81%。統計表明,在絲綢類商品中只有家紡產品中的蠶絲被生產呈上升態勢。
在海關的統計中,2012年1~5月,真絲商品出口13.16億美元,同比下降8.95% 。絲類產品出口6804噸,同比下降6.37%,出口金額2.58億美元,同比下降17.31%,單價同比下降11.67%,其中廠絲出口2357.5噸,同比增長5.29%,金額10964.94萬美元,同比下降8.27%。真絲綢緞出口數量7957.5萬米,同比下降11.54%,金額4.13億美元,同比下降3.48%,單價增長9.24%;其中坯綢出口數量5993萬米,同比下降12.91%,出口金額2.84億美元,同比下降6.34%,單價同比增長7.5%。絲綢服裝及制品出口6.45億美元,同比下降8.58%;其中真絲綢服裝出口8652萬件,同比下降35.96%,金額4.47億美元,同比下降5.51%;針織服裝出口數量7127.34萬件,同比下降39.12%,金額13179.52萬美元,同比增長0.7%,單價同比增長65.18%。統計顯示,絲綢類紡織品出口貿易全面下降。
對于上述數據中國絲綢協會的分析認為:2012年我國繭絲綢行業確實面臨很多不利因素,一是世界經濟形勢更趨復雜,全球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尚未完全消除;二是國際貿易競爭加劇,各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三是人民幣匯率升值趨緩,但仍有反復;四是各種要素成本進入集中上升期,企業生產和經營壓力依然較大;五是企業融資難問題尚未得到有效解決,流動資金緊張仍是企業經營最大困難;六是原料生產增長有限,價格波動增加行業運營風險。從2012年第一季度開始,整個絲綢商品出口就已經出現全面下滑態勢,目前仍未出現止跌跡象。對此,市場各方應予以高度重視。
中國絲綢協會會長楊永元指出,面對當前復雜經濟形勢,繭絲綢行業企業要特別密切關注國際宏觀經濟的發展變化,根據國內宏觀調控政策的導向和動向,及時調整企業經營管理策略,特別要緊緊抓住行業轉型升級的機遇,集中力量加強自身建設,采取穩健的經營策略,避免投機心理和行為,共同維護行業穩定,大家須攜手共渡難關。
據了解,2012年江蘇、四川、廣東、山東、安徽等地發種量均有一定上升,盡管全國蠶繭生產第一大省——廣西地區受到長期低溫寡照天氣的影響,桑樹發芽和長勢均比正常年份推遲20~30天,但截至5月上旬,廣西已發普通蠶種96.7萬張,加上外省流入約20萬張,全區春季發種量與2011年同期基本持平,全年發種量有望同比增加10%左右。因此,2012年全國蠶繭供應相對充足,生絲產量與去年基本持平,估計繭絲價格上下波動幅度不會太大。業內人士反映,廣東、四川等部分地區春繭已陸續上市,其中廣東徐聞、廣西宜州收購價格在40元/公斤左右,四川寧南收購價格在31元/公斤左右。各地春繭開秤價格紛紛高企,而出口市場仍可能繼續下滑,加上企業原料補庫迫在眉睫,使得繅絲企業不得不面臨“繭絲價格倒掛”的窘境。中國絲綢協會提示各地企業要仔細分析生產成本、市場供求、蠶繭收購秩序、市場投機行為、宏觀經濟政策等影響繭絲價格波動的因素,做出本企業防范價格波動的對策以及提交國家合理制定行業政策的建議。
就本年度繭絲綢行業發展態勢,業內專家認為,預計2012年全國蠶繭產量可能會有小幅增長,但生絲產量增幅有限;上半年生絲價格走勢相對平穩,下半年可能會好于上半年;全國絲綢工業外貿出口上半年壓力較大,全年有望實現穩中有升,但增幅小;整個絲綢工業經濟將呈現“前低后高”走勢,增速可能放緩。 |
[發表/查看評論] |
①
|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冷鏈物流 網(www.www.kk7885.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冷鏈物流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冷鏈物流網(www.www.kk7885.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 |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www.kk7885.com)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文章的版權歸其版權所有人,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