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貿易數據顯示,中國出口同比增長11.6%,高于上月的9.9%和市場預期的10%;進口同比增長2.4%,與上月持平。進出口相抵,中國10月錄得貿易順差320億美元,明顯高于上月的277億美元。
其中,對美國和我國香港的出口分別同比增長9.0%和38.4%,高于上月的5.5%和31.7%;對歐洲的出口則仍為負值,同比下滑8.1%,與上月的-10.7%相比有所收窄。從大宗商品進口數據看,按進口量計算,原油、鐵礦石和大豆進口分別同比上升13.8%、13%和5.8%。海關經過季節調整的數據表明,與上月相比,出口環比下滑了2.3%,但進口環比增長了2.8%。
外貿尤其是出口數據表明中國經濟開始明顯復蘇,與10月實體經濟數據相呼應。從不斷增加的投資項目和投資需求來看,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中國的大宗商品需求將較為強勁。
值得注意的是,商務部在貿易數據公布后表明,中國需要降低奢侈品的價格,這暗示中國將調低相關商品的進口關稅,以提振國內消費。雖然中國10月外貿總體表現不錯,但全年10%的增長目標已經很難完成,中國未來的外貿形勢仍然面臨著一定的困難。
近期較為強勁的貿易順差明顯推動了人民幣升值,但本輪升值將伴隨著美國大選的落幕而告一段落。總體來看,中國目前的經濟表現不足以支撐過強的匯率走勢,同時全年外貿增長難以實現,中國官方也不會容忍人民幣的過度升值。從過去一段時間的市場表現看,中國人民銀行一直將人民幣中間價定在6.30的上方,但市場賣出美元的情緒似乎更強,這導致了人民幣出現了多天的連續“漲停”走勢,但伴隨著美國大選結束,中國人民銀行或將引導人民幣匯率向6.30區間小幅貶值。
(本文作者分別為澳新銀行環球市場部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澳新銀行環球市場部中國經濟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