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櫚油以其較高的性價比,在食品和非食品領域都得到了廣泛應用,是非常重要的食用油和工業原料。在“第七屆國際油脂油料大會”上,業內人士表示,由于這些特性的存在,未來世界對棕櫚油的依賴性將越來越強。
得益于高產、生產周期長等特性,棕櫚油作為非傳統油種,近年來消費數量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其他植物每年可能都要重新種植,而棕櫚樹生產周期卻可長達25年。”馬來西亞棕櫚總署總監朱云美表示,與大豆、菜油種、葵花籽這類具有季節性的油料作物不同,棕櫚樹全年都可產油,利用價值特別大。
棕櫚油可持續發展圓桌會議(RSPO)董事會顧問M.R.Chandran表示,每公頃油棕樹每年的產油量可高達4噸,生產效率是大豆的9到10倍。“棕櫚油的種植面積在全世界的植物油作物中僅占6%,產量卻占到了約30%,以更少的土地產出更多的植物油,這種商業可行性是其他作物所不具備的。”
據介紹,所有來自馬來西亞的棕櫚油都是非轉基因產品,含有天然的固體脂肪,且在加工過程當中也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學品。“不僅在食品行業棕櫚油應用廣泛,由于價格相對低廉,且穩定性好,棕櫚油在化工行業也得到廣泛使用。”朱云美表示。
由于具備性價比高、應用范圍廣等特點,朱云美預計世界對棕櫚油的依賴性將越來越強,在油脂油料出口中,棕櫚油未來將長期處于領先地位。“從價格角度說,棕櫚油與其他植物油相比,競爭優勢也非常明顯。目前棕櫚油對豆油(8716,-44.00,-0.50%)價格貼水高達300美元/噸,也非常有利于棕櫚油的出口”。
據了解,2011年,棕櫚油出口量達3900萬噸,占世界主要油脂油料出口總量的57.1%,而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是全球主要的棕櫚油生產國,這兩個國家的棕櫚油產量占全球產量的80%以上。
棕櫚樹種植后需要3年才能開始生產,8年才能達到最高產量。英國LMC國際有限公司主席James fry表示,根據棕櫚樹生長的周期,馬來西亞據棕櫚油產量預計將會很快得到恢復,新一波印尼的高產量也即將到來。
“在天氣沒有太大的變化的情況下,預計馬來西亞今年的產量為1850萬噸,2015年將增長至近2000萬噸,預計印度尼西亞今年產量為2600萬噸,2015年將增至3200萬噸。” M.R.Chandran表示,棕櫚油出口目前保持著非常良性的增長。“需求在不斷增加,我們也會相應的增加產量,棕櫚油未來每年的產量及出口量可能都會有所增加”。
“中國是棕櫚油的完全進口國,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棕櫚油進口國之一,為滿足國內需求增長的需求,中國的進口量也將增加。棕櫚油沒有轉基因的工藝,且營養價值高,用途廣泛,在這些因素之下棕櫚油可以滿足中國對于植物油的需求。”朱云美表示,馬來西亞非常重視與中國的合作,希望通過豐富的資源繼續為中國提供棕櫚油方面的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