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永盛橡膠集團有限公司國貿部經理宋健:這8家企業能占到全國的五分之一產能,我們在采購中實行抱團采購,成本有了很大的節約,對于我們的利潤空間來說有所提升。
經歷過貼牌生產的初級階段,金宇集團意識到品牌的重要性,他們放棄眼前利益,減少貼牌生產的比例,下大力氣進行海外自主品牌的培育和推廣。
山東金宇輪胎集團戰略發展部經理王曉宇:貼牌不是企業的長久之計,企業要發展的話還是需要自己的自主品牌,我們現在在海外也注冊了很多的商標,進行了品牌的保護,我們現在在海外的產品絕大多數都是我們金宇的自主品牌。
業內人士指出,困擾著我國輪胎行業最大的問題,并不是外在的貿易摩擦和技術壁壘,而是內部水平不高、產能過剩的深層次問題。目前,我國輪胎年產量達4億多條,居世界第一,但產品主要在低端市場徘徊,高級轎車、載重車、越野車等輪胎,與國外相比差距明顯,十幾年的品牌更是拼不過國際上那幾家"百年老店"。以山東為例,盡管規模以上輪胎企業數量達到526家,但絕大多數都是創新能力不足、產品附加值不高、國際競爭力不強的小企業。行業內部的合理優化、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玲瓏集團副董事長王峰:如果我們行業的標準,我們能夠自發的不斷地去提升,然后引導所有的企業,加大技術投入,去提升產品檔次,這樣我們跟世界一流輪胎企業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小。我們所有的輪胎行業應該有這樣的一個共識,大家團結起來,共同的來去為中國的輪胎行業,我們的產品升級,產品檔次的升級,我們品牌形象的升級,整個輪胎行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我們共同努力。
山東省橡膠行業協會會長張洪民表示,美國特保案也好,歐盟標簽法也罷,對中國輪胎企業而言都是機遇和挑戰并存。只有中國輪胎行業自身強大了,擁有更多的話語權,才能更從容應對國際市場的變化。
張洪民:現在來看,我們產能是超過了市場的需求,我認為應該適當要控制企業數量和產量的盲目擴大,提高現有企業的產品的質量和產品質量檔次水平,同時擴大國內外市場的占有率。
頁次:2/2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