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墨西哥就中國紡織品服裝補貼向WTO提起投訴。該投訴認為,中國通過減免企業所得稅等和貸款、電價折扣,對服裝及紡織品進行了補貼,對墨西哥產生較大負面影響。隨后中國商務部回應稱,中國將根據WTO爭端解決程序予以妥善處理。
坦白說,在全球經濟復蘇疲弱,衰退風險加劇下,各國頻繁出臺貿易保護措施是可預見的,同時目前商務部的回應和處理也是理性且有節制的。不過,目前國際貿易保護帶有突出的沖突式博弈特征,且國際貿易保護與疲軟的全球經濟復蘇一旦緊湊型交匯,很容易使全球經濟復蘇陷入失序狀態。
我們認為,當前全球經濟復蘇疲弱與國際貿易保護存在突出的相互牽制風險。除歐債危機對歐盟經濟拖累,美國經濟復蘇勢頭溫吞,使歐美市場對中國的貿易貢獻度有限等外,主要新興市場經濟增速腰斬,通脹率趨高,其內部風險和問題日益顯露,而且這些經濟體間產業競爭性相對突出,正加劇新興經濟體間的貿易爭端。
事實上,新興市場經濟增速回落是可以預見的:一則隨著歐美經濟復蘇疲弱、衰退風險加劇,新興經濟體的外部需求減弱,且內需受制于本國市場容量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等影響而難以填補外需缺口,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速回落將難以避免。如之前國際貿易主要為歐美發達國家為消費需求端,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為供給端;但隨著歐盟深陷主權債務危機,而美國經濟復蘇內生動力不足,歐美市場對中國等的商品需求容量和增速趨向收斂,而歐美市場需求容量的收斂,反過來牽制新興市場的經濟增長,致使新興市場國家內部風險在外部沖擊下加速暴露,進而使更注重對國內市場的保護,及對外部需求的競爭。
一則2009年以來新興經濟體歷經的這一輪強勁增長,主要受益于巨額經濟刺激,而這不僅不可持續,而且使新興經濟體面臨政府財政刺激資源不足,財政赤字和通脹高企,資本外流,本幣貶值及經濟增速顯著回落等問題。如印度9月的通脹率同比達到7.81%,創過去10個月新高,低增長高通(微博)脹的慘劇。
同時,由于新興市場國家的產業和經濟結構同質性、替代性和競爭性較強,一旦其經濟增速放緩,相互間的競爭性互毆就會相當突出。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遭遇其他國家的貿易救濟達40起,同比增長38%,其中今年5月至今,來自巴西、阿根廷、泰國和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涉華貿易救濟案例已超過30起,而新近發起的案例就約20起,已然超過去年前8個月的14起。同時,新興市場對華貿易救濟更容易產生輻射、擴散效應,如目前涉華貿易摩擦已向中國的“待開拓市場空間蔓延”,而今年新興市場需求對中國貿易增長的貢獻度較高,如9月份中國與俄羅斯、巴西的雙邊貿易分別增長14.2%和5%??梢娨坏┬屡d經濟體或發展中國家間貿易摩擦升級,將顯著牽制中國對外貿易的增長空間。
此外,相比歐美等發達國家具有相對透明化的貿易爭端處理機制,及相對完善的法律體系,當前新興市場國家的貿易爭端處理機制和法律體系,尚不完善和透明,其自由裁量空間較大,且由于新興經濟體間有效溝通渠道不足,新興市場國家間一旦發生貿易摩擦,就很容易以激烈的方式表現出來。因此,當前復雜而激烈的國際貿易保護,很容易牽制全球經濟復蘇,導致全球經濟復蘇失序,并加劇全球經濟衰退風險。(世紀經濟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