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義烏小商品指數”信息系統最新數據顯示,9月義烏小商品景氣指數攀升至1009.14點,這是該指數在連續4個月低于1000點榮枯線后,今年第二次站在榮枯線上。中國證券報記者調查發現,盡管義烏小商品指數出現反彈,但從義烏當地的圣誕訂單情況來看,出口仍然呈現“旺季不旺”的態勢。
分析人士表示,有“外貿風向標”之稱的圣誕用品訂單在銷售旺季減少,預示我國9月的出口形勢仍不容樂觀,可能同比仍呈個位數增長態勢,三季度我國外貿可能跌至今年的“冰點”。
圣誕訂單大幅減少
每年的7至9月是我國圣誕用品企業接單的密集期。“今年是我做圣誕用品行業5年來最差的一年。與去年相比,我們企業今年的圣誕用品訂單初步估計至少減少了一半。”浙江省義烏博旭工藝品公司老板黃允旭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說。
黃允旭解釋說,不僅國內圣誕用品企業感受到了銷售壓力,國外企業也是如此。不少從事圣誕用品行業的外商已經決定,在庫存清理完畢就著手轉行,不再從事這一行業。“去年外商在我國下了大量的圣誕用品訂單,原以為去年圣誕節會迎來可觀的銷量,沒想到沒賣出多少。這不僅導致外商出現大量庫存積壓,也直接導致今年我國相關企業的圣誕訂單大幅下滑。”
義烏市圣誕用品行業協會秘書長陳金林表示,圣誕訂單的下降與圣誕用品行業的特點有關。一直以來,該行業在加工貿易行業中被認為是賺錢的行業,近幾年進入該行業的企業數量逐年增加,導致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據該協會初步統計,2010年義烏圣誕企業有400多家,去年增加到500多家,今年增加到750家。“市場蛋糕沒有變大,但分食者越來越多,必然導致企業出口更加困難。此外,我們低估了這次金融危機的嚴重性。”
“現在圣誕訂單基本結束,圣誕用品出口也接近尾聲。從10月開始,企業開始忙內銷。”黃允旭說,消費需求的不旺令企業對內銷市場也不看好。
預計9月出口同比小幅增長
民生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張磊表示,我國出口在很大程度上要看加工貿易出口的情況。加工貿易出口占我國出口比重在50%左右,圣誕用品行業在加工貿易中又占有較高比重,其出口訂單的下滑預示著加工貿易出口的下滑。國外四季度的消費需求對應國內三季度的訂單。據此可以判斷,9月我國出口同比略有增長,但估計仍是個位數增長。結合7月和8月的出口形勢看,三季度外貿將跌入今年的低谷。
瑞穗證券亞洲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表示,相關部門公布的中國9月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8.8%,環比上升2.2個百分點,PMI外貿統計數據也有所改善,但國內外需求依舊疲軟。盡管9月歐元區宣布了債務購買計劃,美國也啟動了第三輪量化寬松,但鑒于于發達國家實施緊縮措施和結構性改革,經濟全面復蘇尚待時日,中國出口需求仍將受到拖累。在加快出口退稅進度、擴大融資規模、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規模以及覆蓋面等措施的支持下,估計9月出口同比增速可能達到4%,而進口仍將延續8月的負增長態勢,同比增速可能下降3%。(《中國證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