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重慶市外經委發布消息,針對目前和多小微企業因懼怕外貿風險而不敢接單的現狀,重慶市外經委將攜手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引導企業運用出口信用保險規避出口風險,鼓勵企業多接外貿訂單。其中包括部分區縣將由財政全額為企業投保。
昨日,記者從市內多家小微企業了解到,今年由于全球經濟下行、收匯風險提高、人工等各類成本上漲等原因,小微出口企業訂單下滑三至五成,利潤也大大縮水。
企業
風險增大不敢接外貿訂單
“今年,工廠已停工兩個月,這在以前從未出現過。”昨日,重慶云陽中銀工藝制品廠負責人王道中告訴記者,2010年10月,他返鄉與人合伙創辦了一家從事兒童智力竹木玩具的工藝品小微企業。目前產品銷往美國紐約、新加坡等,僅去年出口額就達13萬美元。今年訂單至少下降了50~60%,訂單最多的兩個月才11萬美元。
王道中說,由于歐美債務危機影響,上個月一單80萬美元的訂單硬是沒敢接。因為現在國外客戶常常延長賒賬期,小微企業承擔不起跑單風險,只能眼睜睜地錯失訂單。不僅如此,員工工資也從去年的1200元/月增至1500~1800元/月,產品市場價格也有所下降。“如果再無轉機,工廠將生產一些刀把、牛排刀具等,靠內貿市場進行彌補。”
重慶勁森珀爾機電有限公司相關人士也表示,公司業務主要以出口通用發電機組為主,出口地區包括印度、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今年企業開工率僅為60%,較去年下降三至四成。加上人工成本提高,公司只能被迫裁員。
從事汽摩配件出口的王偉林則親歷了跑單損失,公司曾因非洲買家在港口拒絕提貨,也不配合退運或轉賣,最后5萬美金的貨物被海關以17000美金的低價拍賣出去。王偉林稱,小企業汽摩配件出口利潤很低,一般都在10%以下。十單生意只要跑單一次,利潤就全沒了。因此他現在只愿與開信用證的企業合作。
保險公司
出口企業投保率不足兩成
“今年我市企業出口的貨物報損開始增長,其艱難程度與2009年金融危機后的情況不相上下。”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重慶營管部總經理李文煒表示,今年1~9月,重慶營管部接到報損案件已有61起,涉及金額2800多萬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63.44%。其中小微企業報損案件就有12件,報損金額累計207.5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倍、4倍。遭受損失的貨物主要是汽摩、通機產品、化工、玻璃纖維、農產品等。
“在如此惡劣的外部環境下,出口企業要降低海外市場的巨大風險,唯有購買保險,由保險公司承擔出口風險。”李文煒稱,原來可作為企業收款保障的“銀行信用證明”也不保險了,多家重慶企業出口時把歐美銀行出具的信用證也拿來投保。出口信用保險成為企業出口的救命稻草。
“投保后,一旦出現買方破產、無力償還債務、拖欠、拒收貨物等商業風險,買方所在國家發生戰爭、動亂、貿易管制、外匯管制等政治風險時,企業最高可獲得賠償金額為出口損失的90%。”李文煒表示,這個保單不僅能買單風險損失,也能成為小微企業獲得融資的有力憑證。一般銀行可按投保金額給予80%比例的融資,但最終還是得看銀行的決定。不過,記者了解到,重慶市出口額在300萬美元以下的小微企業共1280家,占全市出口企業的70%以上,但實際購買保險的小微企業只有159家,投保比例不足兩成。
在市外經委上述負責人看來,投保比例低,一方面是企業意識還較薄弱,另一方面部分企業認為風險高的海外市場保費費率較高,低風險地區則沒必要購買。
李文煒說,按以往規定,購買出口保險的費用平均在出口金額的1%左右。投保后,企業最高可獲得賠償金額為出口損失的90%。而對出口額300萬美元小微企業而言,按照0.2%的保險費率進行投保,該企業一年共需要交納保費6000美元,市級補助2400美元,企業承擔3600美元。部分資金少、實力弱的小微出口企業自己支付60%的保費仍“遭不住”。
政府
部分區縣由財政為企業投保
市外經委對外貿易處負責人表示,通過國家財政補貼,企業出口整體保費可下降30%。在此基礎上,市外經委再補貼40%。同時,作為政策性保險公司的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重慶營管部今年還推出了“小微企業信保易”,專門為年出口額在300萬美元以下的小微企業提供出口收匯風險保障。
“投保的小微企業可自主選擇50%~80%賠償比例的保單。其中單一買方最高賠付10萬美元,賠償比例最高達80%。”李文煒說,小微企業可享受政策性的低費率,還能免申報,最快在企業報損后15個工作日就可拿到賠償金。目前,公司已與南岸區、璧山縣外經委合作,支持年出口300萬美元以下的小微企業免費投保出口信用保險。“只要他們愿意投保,重慶市級政策扶持40%費用,剩余的60%由區財政全額扶持。同時中國信保還將降低原有保費支持這次政策性扶持。”李文煒說,下一站他們將與沙坪壩區的企業進行對接。
此外,市外經委對外貿易處負責人表示,為推動“重慶造”出口、搶占國際市場份額,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將免收重慶出口企業今年四季度檢驗檢疫費。預計今年四季度,免收的“總盤子”將超過1200萬元。
名詞解釋
什么是出口信用保險
出口信用保險(Export Credit Insurance),也叫出口信貸保險,是各國政府為提高本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推動本國的出口貿易,保障出口商的收匯安全和銀行的信貸安全,促進經濟發展,以國家財政為后盾,為企業在出口貿易、對外投資和對外工程承包等經濟活動中提供風險保障的一項政策性支持措施,屬于非營利性的保險業務,是政府對市場經濟的一種間接調控手段和補充。是世界貿易組織(WTO)補貼和反補貼協議原則上允許的支持出口的政策手段。通過國家設立的出口信用保險機構(ECA,官方出口信用保險機構)承保企業的收匯風險、補償企業的收匯損失,可以保障企業經營的穩定性,使企業可以運用更加靈活的貿易手段參與國際競爭,不斷開拓新客戶、占領新市場。(華龍網-重慶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