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正式啟動的上海外高橋保稅區空運貨物服務中心,中心內設立上海海關在中心內設立的監管點。據悉,今后標有區港聯動專用標識的空運進境貨物到達空港,可直接監管運輸至空運貨物服務中心進行理貨,保稅區內企業不用出區即可在空運貨物服務中心內完成全部通關流程,整體通關時間大幅縮短,企業通關成本更加低廉。
上海海關人士表示,作為深化外高橋保稅區和上海空港的聯動發展的重要舉措,設立外高橋保稅區空運貨物服務中心就是把機場跑道延伸至保稅區內。區內企業不必往返于空港和保稅區間提貨;符合條件的空運進境貨物在抵達空港后可以直接運入中心并辦理相關通關手續,省去了報關單證往返遞送、貨物查驗多次短駁的麻煩。上海海關在空運貨物服務中心內設立監管點,可以讓保稅區內企業一站式完成“EDI預錄入、進境申報、實貨確認、海關查驗、貨物放行、貨主提貨”等通關流程,整體通關時間最短可縮至3.5小時內,真正滿足了區內企業尤其是營運中心企業對便捷、高效通關服務的要求。企業通關成本更加低廉,以一票單件100千克的空運進境貨物為例,整體通關費用將由原來的600余元減少至300余元。
3月22日,上海海關成功放行空運貨物服務中心首批試運行貨物,該批貨物為兼松(中國)有限公司從臺灣進口的四層線路板,共計307千克,貨值2.9萬美元。據統計,空運貨物服務中心試運行兩周來,已受理貨物138批次,其中快件貨物78批次。
據了解,近年來,上海海關相繼推出分類通關改革、海關事務服務中心、企業誠信管理體系等舉措,以支持保稅區國際貿易中心建設。此次,上海海關與上海綜合保稅區管理委員會聯手建立“外高橋保稅區空運貨物服務中心”,旨在打造空港口岸和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高速物流的全新通關通道和高效服務平臺,進一步提升特殊監管區域貿易便利化水平和區內企業整體競爭實力。
據介紹,上海外高橋保稅區經過21年的發展,逐步形成了“以國際貿易為中心,現代物流和先進制造相互配合”的產業格局。2010年,外高橋保稅區進出口貿易額達到697.61億元,同比增長40.6%,實現海關稅收444億元,同比增長36.2%。
來源: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