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DoNews
2007年,夏天,王宇翔對三位朋友說:“我有一個做美食社區的想法,你們是不是愿意跟我做?”就這樣王宇翔和他的朋友們開始了美食創業的歷程。
豆果網創始人 王宇翔
誘惑與專注
剛開始創業時,王宇翔希望做的是美食社區,起名叫做“我菜網”。沒過多久,王宇翔就發現想法和現實之間的差距:沒有資金、沒有人幫助,這個美食項目是不是真的前途渺茫?
曾經有一段時候,我菜網打算轉型:從純粹的做美食,轉到做“吃、喝、玩”的模式,既有美食,又有出行、旅游方面的東西。為了這個設想王宇翔和他的團隊連夜加班,花了大概有2個月的時間把產品做出來,錄入大量數據。然而事實證明這條轉型之路也行不通。
從轉型失敗,王宇翔得出了一個結論:人的精力在同一時間,只能做好一件事情。對于出游方面,他們更是沒有優勢,應該只做美食。重歸只做美食初期,數據的積累是個痛苦的過程。 “我們在初期的數據積累上,始終倡導的一點,不去抓數據,讓用戶來貢獻內容,自己的編輯也會提供一部分內容。”所以前期,王宇翔和編輯們常常通宵編輯菜譜,包括每個食材的詳細用料、每個步驟,每個步驟配有分布的圖,甚至菜譜下面的小貼士和心情故事。
為了使內容比其他網站的質量都高,王宇翔雇來了一些營養師,一些美食的名博主幫助一起編輯,經過這些,他才可以說“我們數據的質量和標準化一直是所有美食網站里面做的最好的”。
在這幾年,一直有個小插曲讓王宇翔難以忘記。一年前,他曾參加一個同行業的美食年會,碰見比他們規模大的一個美食網站。那個美食網的人說,“哎,你們這個網站都是小兒科,我們都不把你們當回事。我們都接近十萬數據了,你們這才一萬數據。” 在今年的一個美食會議上,王宇翔碰巧又遇見了那個美食網站的人,這次那個人卻說“你們發展太快了,當時我們把你忽視了”,這個大美食網站頭一次覺得王宇翔和他的豆果是個值得尊重的競爭對手,王宇翔也笑著說:“競爭對手有很多,能被你的競爭對手尊重,是很開心的一件事情。” 目前,豆果有接近10萬的菜譜量,涵蓋八大菜系包括西餐等,是國內最大的美食菜譜分享社區。
給用戶制造走進廚房的沖動王宇翔表示,豆果網的價值是倡導美食,倡導自己走進廚房來做美食。“你要讓用戶看了,真得想有種想走進廚房的沖動”。
王宇翔首先從菜譜的表現做起。07年時市場上已經有一些菜譜網站,他們都在使用CMS系統,像新聞一樣發布菜譜,用戶閱讀時像在閱讀新聞,需要不斷的翻頁。王宇翔認為這種方式不對,所以他的網站從開始就放棄了使用CMS,而采用自己開發的系統來展示菜譜。
根據四年來的實踐,豆果網的內容調整成為四個方面:
首先、豆果網建立了一套食材百科。提供一個針對食品和食材的百科庫,有食材搭配的知識,比如某些食物不能一起搭配,會有一些明確的標示。
其次、建立了招牌菜庫。這主要是和國內的一些機構合作,包括一些美食的名家和出版社,由他們提供獨家提供菜譜。
第三,推出了一些個性化搭配方案,比如懶人食譜啊,初期素餐食譜、微波爐食譜、烤箱食譜等,推薦給用戶的是難易結合的菜譜選擇。
最后是活動,目前豆果網的活動主要是和品牌廠商、雜志社或者線下的實體店一起組織大家去做美食去秀。 王宇翔認為,王宇翔說,因為豆果是一個美食社區,所以非常重視美食,因此“豆果是國內所有美食網站品牌活動最豐富的一個網”。除內容外,豆果已經在7月中旬推出了Android和蘋果的Pad版本。用戶不單能在上面查看,還可在上面發表評論,分享到微博和關注某個用戶。現在豆果的技術團隊正在研發,iPhone和Android帶有互動功能和拍照功能的版本。估計8月中下旬推出。 而王宇翔一直強調要有自己的有技術團隊,主要是想根據用戶的需求不斷進行產品研發,提高用戶的忠誠度和體驗。他也在計劃和出版社合作,出品豆果精編的食譜書籍。
美食社區與電子商務結合
王宇翔認為,豆果網從開始就是要做一個美食的社區,通過建立一個以美食為興趣點的圈子,尋求電子商務等機會。只做美食資訊,沒辦法積累的用戶。“來看資訊的人很多,但其實都是浮云。”
王宇翔認為豆果有點像日本的COOKPAD和美國的AllRecipes,都是基于美食社區的概念。國內目前美食網站都在借鑒豆果的模式。但美食都有地域性,原創和依據本土用戶的情況發展是第一位。王宇翔認為日本的COOKPAD很值得豆果學習,前者做了10年,完全是大家分享菜譜,隨著社區逐步發展擴大之后,形成一個電子商務的出口,很多用戶看見上面的菜譜之后,為了方便用戶,就把菜的食材直接放在網站賣,就逐漸形成了電子商務,產生盈利。
目前,用戶分享菜譜的平臺很多,微博、SNS都有。但為什么王宇翔還要做,因為他堅持這么多年沒有停止做的一件事,就是提供的專業菜譜,就像你分享照片的話可以用微博,但是也還有人要去Flickr,所以用戶要得到專業的服務肯定要到一個專業的平臺上去。
面對眾多模仿者,王宇翔表示首先,會加快產品迭代,產品研發的步伐。第二,對于競爭對手的變化發展,隨時去關注,盡可能保持領先的位置。王宇翔目前和百度、360和騰訊這3個比較大的開放平臺的也有緊密的合作,在3家平臺上都提供3到4個應用。包括360的安全桌面,騰訊Q+平臺,豆果都是美食的獨家合作,或者說是戰略合作關系。目前,豆果注冊用戶有10萬,訪問用戶量大概有50-60萬pv每天,現在的注冊轉化,做得還不是很好。新版以后,王宇翔努力的方向是把瀏覽用戶轉化成注冊用戶的比例大幅提高。活躍用戶的比例還是很高的,能達到40%。每天都有用戶上傳菜譜。
從星點盈利到盛大的千萬投資
2011年豆果網獲得盛大近千萬投資。也許連王宇翔自己也沒想到當年創業,當作個人愛好,兼職來做的豆果得到這樣的成績。“這可能是這個項目自己逐漸成長起來,它帶來的一個回報,算階段性成果的一個獎勵吧。投資已經基本到賬,目前我們也沒有什么資金上的壓力。”而王宇翔內心其實一直等著豆果成熟的機會。
此前,沒更名稱豆果前,因為是兼職來做,只有很少的盈利,“但一旦開公司這個成本馬上就被清洗掉了,等于沒有什么盈利”,這也是王宇翔為什么直到今年5月份才成立了豆果信息有限責任公司的原因。
對于盛大的投資,王宇翔認為一,谷歌在半年前在歐美、日本市場出現一個菜譜搜索急速增長的現象,菜譜搜索甚至達到10%;二,他們認為搜索數量第一是小說、第二是音樂、第三是音樂、第四是視頻,第五就是菜譜。除了盛大其實還有很多其他公司想來投資,王宇翔認為現在第一輪融資拿到沒多長時間,還是先花花錢再考慮其他的投資,他計劃在Q4的時候來接觸A輪融資。在這之前,豆果的用戶量和流量會大不一樣了,他認為會比現在翻幾倍。
問王宇翔要把豆果社區做多大,他說真沒有底。對目標遠景說的太大,感覺有點扯。他的想法很簡單“踏踏實實把產品做好,把用戶真正吸引到豆果平臺上,在逐步的發展過程中,去尋找方向和定位。 ”因為美食這個市場的空間和價值太大了,很多人覺得美食社區不好做,放棄了。王宇翔覺得美食市場足夠有吸引力,而且廠家還有線下的一些傳統品牌廠商,他們也會越來越重視在互聯網渠道的推廣。
“如果我這個平臺做得足夠大,就會吸引這樣的廠商來合作,因為這些廠商的目標用戶都是喜歡做飯的。有機農場也會來和談合作,在豆果上出售有機食品,用戶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獲取好的商品。我是個比較堅持的人吧,能夠踏踏實實把一件事情做起來,創業很大程度上并不取決于你的idea有多好,也不取決你有多少錢,取決于你有多大的毅力吧,不斷調整方向,踏實做事,要靈活還要堅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