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運輸
1.運輸的內涵
運輸指利用運輸工具對貨物實行空間位移。運輸和搬運的區別在于運輸是在較大范圍的活動;搬運是在同一地點的活動。運輸是物流主要功能要素之一,物流過程中的很大一部分是通過運輸實現的。
2.常見運輸方式及優缺點
(1)鐵路運輸。鐵路運輸指使用鐵路列車運送貨物。它主要承擔中長距離、大批量的貨物運輸,在干線運輸中起主要運力作用。其優點是運送速度快、載運量大、不大受自然條件影響;缺點是建設投入大、只能在固定線路上行駛、靈活性差、需要其他運輸方式配合與銜接。長距離運輸分攤到單位運輸成本的費用較低,短距離運輸成本就很高了。
(2)水路運輸。水路運輸指使用船舶在內河或海洋運送貨物。它與鐵路運輸共同發揮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主要運力的作用。其優點是成本低、能進行長距離、大批量的貨運;缺點是受自然條件,如水域、港口、水位、氣候等影響較大,以至有時要中斷運輸,還有就是運輸速度慢,同樣需要其他運輸方式配合與銜接。
(3)公路運輸。公路運輸指使用機動車輛在公路上運送貨物。它主要承擔短距離、小批量貨運,成為鐵路、水路運輸方式不可缺少的接駁工具;還承擔鐵路、水路運輸難以實行地區的長距離、大批量貨運。其優點是靈活性強、建設投入低、便于因地制宜,實現“門到門”運送,因此近年來,在有鐵路、水運的地區較長距離大批量運輸也較多采用公路運輸;其缺點是單位運輸成本相對比較高。
(4)航空運輸。航空運輸指使用飛機等航空器運送貨物。它主要承擔價值高或趕時間的貨運。其優點是速度快,而缺點是單位運輸成本太高,且受自然條件影響大。
(5)管道運輸。管道運輸指使用管道運送氣體、液體和粉狀固體貨物,它是靠壓力推動物體在管道移動實現運送。其優點是封閉運輸,可避免貨損貨差;缺點是管道設備固定、運輸貨物受限制、靈活性較差。
3.合理化運輸原則
(1)避免運力選擇不當。
運力選擇不當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棄水走陸,即在同時可以利用水運及陸運時,不利用成本較低的水運或水陸聯運,而選擇成本較高的鐵路運輸或公路運輸使水運的優勢不能發揮;
二是鐵路或大型船舶的過近運輸,這類運輸方式的優勢是長距離大運量,否則單位運輸成本將會加大。
三是“大馬拉小車”,即對運輸工具的承載能力選擇不當。
(2)避免不合理運輸。
不合理運輸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單程空駛,指由于送貨計劃不周、車輛調度不當造成起程或返程是空車無貨載行駛,這將導致運力浪費;
二是舍近求遠,指放棄距離較近的路線而選擇距離較遠的運輸路線;
三是無效運輸,就是運輸了不需要的物品。
(3)提高車船技術裝載量。
物品在車船上配裝、承載、堆碼的方法和技巧,稱為物品裝載技術。運用裝載技術在各種運送工具上進行裝載業務的質量,稱為物品裝載質量。提高裝載技術和質量,
一方面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車船載貨噸位;
另一方面是充分利用車船裝載容積,既要裝足車船核定噸位,又要裝滿車船容積,主要可以通過合理選擇車船、實行物品貨物輕重搭配、采用合適的包裝形狀、選擇物品貨物裝載排列方法等具體措施達到效果。
(4)推廣先進實用的運輸技術。
貨運技術方式近年有很大的發展,特別在公路運輸方面,其他運輸方式也存在相宜的配套設施。如以下各種:
一是集裝箱運輸。集裝箱是具有一定強度、剛度和統一規格,在貨物運輸中專供周轉使用的大型容器。集裝箱運輸是把一定數量的單件物品貨物裝入集裝箱內,以集裝箱為單位進行運輸,在更換運輸工具時不用倒裝。集裝箱運輸具有“高速、高效、安全、經濟”的優點,由于集裝箱運輸不點件計收,交接憑箱口鉛封,不易冒領,中轉方便,目前被世界各國廣泛使用。
二是散裝運輸。指采用特殊、密封、專用的車型對糧食、化肥、水泥等粉粒狀物品貨物不作包裝進行運輸。這樣不但可以減少包裝費用,還能減少貨損貨差,并且防止環境污染。
三是冷藏運輸。指運用各項技術設備,通過冷藏、保溫、防寒、通風等方法,對易腐、鮮活貨物進行運輸。這樣無疑是提高了運輸成本,但能更好滿足消費者的需要,因此能提高運輸收入、提高運輸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