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
課程內容名稱 倉儲管理概述
總學時:105
理論學時:52 實踐學時:53
本章學時:6
理論學時:4 實訓學時:2
課程性質 理論課(含實踐課)
任課教師
授課對象 物流管理專業 班級
教學目的及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重點掌握倉儲、倉儲管理的概念及倉儲基本功能,掌握倉儲的性質及倉儲在物流中的作用,熟悉倉儲及倉儲管理的職能和內容,了解倉儲管理隊伍建設及倉儲活動的發展。
組織校外實訓基地參觀,對倉儲企業有一個感性認識,并了解現代物流倉儲企業的作用及作業流程,建立正確的職業觀,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重點及難點 教學重點:倉儲的性質和倉儲在物流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倉儲的基本功能
教學進程
課次 授課內容
學時 備注
第一部分 倉儲管理概述
第二部分 倉儲認識實習
4+2
教案(章節備課)
第一部分 倉儲管理概述
教學方式
教
案
內
容 第一節 倉儲
一、倉儲的概念
倉儲是通過倉庫對物品進行儲存和保管。
二、倉儲活動的性質
倉儲活動的性質是指倉儲活動具有生產性和非生產性兩方面。
(一)倉儲活動的生產性
(二)倉儲活動的非生產性
三、倉儲的基本功能
從物流系統角度看,倉儲功能可以按照其所實現的經濟利益和服務利益加
四、倉儲的種類
倉儲的最基本功能是對商品的儲存和保管,但由于運作方、倉儲對象、經營方式和倉儲功能的不同,使得不同的倉儲活動具有不同的特征。只有加以正確劃分,才能正確認識倉儲任務,做好倉儲管理工作。
(一)按倉儲活動的運作方劃分
1.自建倉庫倉儲
2.租賃倉庫倉儲
3.第三方倉儲
(二)按倉儲的功能劃分
1.儲存倉儲
2.物流中心倉儲
3.配送倉儲
4.運輸轉換倉儲
(三)按倉儲物的處理方式劃分
1.保管式倉儲
2.加工式倉儲
3.消費式倉儲
五、倉儲在物流中的作用
(一)倉儲是保證社會再生產過程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
(二)倉儲是物流系統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三)倉儲能對商品進入下一環節前的質量起保護作用
(四)倉儲是加快商品流通,節約流通費用的重要手段
(五)倉儲為商品進入市場做好準備
第二部分 倉儲認識實習
教
案
內
容 一、教學目的:
通過組織校外實訓基地參觀,使學生對倉儲企業有一個感性認識,并了解現代物流倉儲企業的作用及作業流程,建立正確的職業觀,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操作辦法:
1、實地參觀
由實訓基地兼職教師及倉管員結合企業的具體情況介紹倉儲在物流中的作用,介紹倉儲作業的流程,認識相關設施設備,熟悉倉管員的崗位要求。
2、分組討論
組織學生分組討論認識實習體會。
作業 ⒈倉儲的含義是什么? 倉儲的種類有哪些?
⒉簡述倉儲的性質和功能。
⒊簡述倉儲在物流中的作用。
⒋什么是倉儲管理?簡述倉儲管理的原則。
⒌簡述倉儲管理人員的基本素質及職責。
本章小結 本章主要介紹倉儲及倉儲管理的概念、職能,倉儲在物流中的地位,倉管員的基本素質。
課程內容名稱 倉庫管理
總學時:105
理論學時:46 實踐學時:59
本章學時:4
理論學時:2 實訓學時:2
課程性質 理論課(含實踐課)
任課教師
授課對象 物流管理專業 班級
教學目的及要求 教學目的:通過本章學習,重點掌握倉庫選址方法、自動化立體倉庫組成、保稅倉庫儲存范圍以及儲位管理,掌握倉庫的作用、選址原則和集裝箱管理,熟悉倉庫的總體規劃以及倉庫、自動化立體倉庫、保稅倉庫、集裝箱的分類,了解倉庫、集裝箱的產生及發展。
組織學生觀看多媒體片、倉儲企業實景及案例,了解各種庫房、庫內規劃布局和集裝箱堆場。
教學重點及難點 教學重點:倉庫選址方法及自動化立體倉庫
教學難點:倉庫總體規劃和儲位管理
教學進程
課次 授課內容
學時 備注
第一部分 倉庫管理
第二部分 校內實訓室觀看錄象片
2+2
教案(章節備課)
第一部分 倉庫管理
教學方式
教
案
內
容 第一節 倉庫分類
一、倉庫的分類
倉庫是保管和儲存物品的建筑物和場所的總稱。可以是庫房、貨場、貨棚、容器、天然洞穴等形式。
根據倉庫的用途、貨物的特性、庫場的結構、建庫材料、管理體制等,可以有不同的分類方法:
(一)按用途分類
⒈儲存供應倉庫
⒉批發倉庫
⒊儲備倉庫
⒋中轉倉庫
⒌加工倉庫
⒍保稅倉庫
(二)按所儲存的貨物特性分類
⒈通用倉庫
⒉專用倉庫
⒊特種倉庫
(三)按倉庫的構造分類
⒈單層倉庫
⒉多層倉庫
⒊筒倉
⒋露天堆場
(四)按管理體制分類
⒈自用倉庫
⒉公用倉庫
二、自動化立體倉庫
自動化立體倉庫是指采用計算機管理和控制,高層貨架以貨箱或托盤儲存貨物,用巷道堆垛起重機及其他機械進行作業,在整個作業過程不需要人工進行操作的倉庫。
(一)自動化立體倉庫的產生及發展
(二)自動化立體庫的基本組成:
自動化立體倉庫基本由以下部分組成:
⒈高層貨架:
⒉托盤(貨箱):
⒊巷道堆垛機:
⒋輸送機系統:
⒌AGV系統:
⒍自動控制系統:
⒎庫存信息管理系統:
(三)自動化立體倉庫的優越性
自動化立體倉庫其優越性是多方面的,對于企業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得到體現:
1.提高空間利用率
2.便于形成先進的物流系統,提高企業生產管理水平
3.加快貨物的存取節奏,減輕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
4.減少庫存資金積壓
5.為企業的生產指揮和決策提供有效的依據
(四)自動化立體倉庫的主要缺點
雖然自動化立體倉庫的優越性比較多,但比起其他倉庫其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結構復雜,配套設備多,投資高。
2. 貨架安裝精度要求高,施工困難,周期長。
3. 對儲存貨物的品種有一定的要求,不適合長大笨重以及有特殊保管要求的貨物。
4. 對倉庫管理和技術人員要求較高,必須經過專門培訓。
5. 由于設備數目固定,難以應付儲存高峰的需求,可調整范圍不大,靈活性差。
6. 設備維護要求高,對供應商依賴度高。
(五)自動化立體倉庫的分類
自動化立體倉庫是一個復雜的綜合自動化系統,作為一種特定的倉庫形式,一般有以下幾種分類方式:
1.按照建筑物形式分類:按建筑形式可分為整體式和分離式兩種。
2.按照貨物存取形式分類:按照貨物存取形式分為單元貨架式、移動貨架式和揀選貨架式。
3.按照貨架構造形式分類:可分為單元貨格式、貫通式、水平旋轉式和垂直旋轉式。
三、保稅倉庫
(一)保稅制度的出現和我國倉儲保稅制度的發展
(二)保稅倉庫的類型
1. 公共保稅倉庫
2.專用保稅倉庫
3.保稅工廠
⒋海關監管倉庫
(三)保稅倉庫允許存放的貨物范圍:
1.緩辦納稅手續的進出口貨物
2.需要做進口技術處理的貨物
3.來料加工后復出口的貨物
4.不內銷而過境轉口的貨物。
(四)保稅倉庫設立的意義
1.有利于促進對外貿易
2.有利于提高進口原材料的使用效益
3.有利于開展多種貿易方式,發展外向型經濟
4.有利于加強海關監管
5.有利于促進本國經濟的發展
第二節 倉庫選址
一、倉庫選址的原則及影響因素
(一)倉庫選址的原則
1.適應性原則
2.協調性原則
3.經濟性原則
4.戰略性原則
5.可持續發展原則
(二)倉庫選址的影響因素
1.自然環境因素
2.經營環境因素
3.基礎設施狀況
4.其他因素
二、 倉庫選址步驟和方法
(一)分析階段
(二)選址及評價階段
評價方法有以下幾種:
1.量本利分析法
2.加權評分法
3.重心法
三、幾種特殊儲存品種的倉庫選址時應注意的事項
第三節 倉庫規劃布局
一、倉庫總體規劃
(一)倉庫庫區規劃
1.生產作業區
2.輔助生產區
3.行政生活區
4.其它布置
(二)庫區布局的原則
1.有利于貨物儲存保管
2.有利于實現作業的優化
3.有利于倉庫安全
4.有利于節省投資
5.有利于將來發展
6.總體布局要整齊美觀
(三)影響布局的主要因素
1.周圍環境
2.貨物種類
3.倉庫作業方式
二、倉庫內部規劃
(一)倉庫內部規劃的原則
(二)倉庫內部布局的特點
1.儲備型倉庫布局特點
2.流通型倉庫布局特點
(三)儲位管理
⒈儲位管理的原則
⑴儲位標識明確
⑵商品定位有效
⑶變動更新及時
⒉儲位管理的對象
儲位管理的對象分為保管商品和非保管商品兩部分。
⒊儲位管理的要素
儲位管理的要素有儲位空間、商品、人員及儲放、搬運設備與資金等。
⒋儲位管理的范圍
在倉庫的所有作業中,所用到的保管區域均是儲位管理的范圍,根據作業方式不同分為:預備儲區、保管儲區、動管儲區。
⒌儲位管理的方法與步驟
⑴先了解儲位管理的原則,接著應用這些原則來判別自己商品儲放需求;
⑵對儲放空間進行規劃配置,空間規劃配置的同時選擇儲放設備及搬運設備;
⑶對這些保管區域與設備進行儲位編碼和商品編號;
⑷儲位編碼與商品編號完成后,選擇用什么分配方式把商品分配到所編好碼的儲位上,可選擇人工分配、計算機輔助分配、計算機全自動分配的方法進行分配;
⑸商品分配到儲位上后,要對儲位進行維護。
第四節 集裝箱堆場
一、集裝箱
(一)集裝箱定義
集裝箱是這種器具中普遍應用的一種,是指具有一定的強度和剛度,專門供周轉使用并便于機械操作和運輸的大型箱式容器。
(二)集裝箱的產生及發展
(三)我國集裝箱運輸的發展與現狀
二、集裝箱分類
(一)按用途和貨物特點分
1.普通集裝箱:
2.特種集裝箱:
(二)按制造材料分
1.鋼制集裝箱
2.鐵合金集裝箱
3.不銹鋼集裝箱
4.玻璃鋼集裝箱
三、 集裝箱堆場管理
(一)集裝箱堆場
1.集裝箱堆場是指辦理集裝箱重箱或空箱裝卸,轉運,保管,交接等業務的場所。
2.集裝箱堆場應具備的條件:
(1)地面平整能承受所堆重箱的壓力,有良好的排水條件;
(2)有必要的消防設施,足夠的照明設施和通道;
(3)有必要的交通和通訊設備;
(4)有符合標準并取得環保部門認可的污水、污染物處理能力;
(5)有圍墻、保衛和檢查設施;
(6)有一定的集裝箱專業機械設備;
(7)有集裝箱管理系統或電子計算機管理設備。
(二)集裝箱堆場的業務職能
集裝箱堆場的主要業務工作是辦理集裝箱的裝卸、轉運、裝箱、拆箱、收發、交接、保管、堆存、搬運、以及承攬貨源等。此外,還有集裝箱的修理、沖洗、熏蒸和有關衡量等工作。
(三)在裝箱作業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兩個問題
一是倒箱,二是等待吊裝。
(四)堆場作業的目標
1.精確高效的服務
2.場地利用率最大化
3.旺季存儲能力的最大化
第二部分 倉儲認識實習
教
案
內
容 一、教學目的:
通過組織校內實訓室觀看錄象、分析案例,使學生了解倉庫,明確選址對倉庫的重要程度,熟悉倉庫規劃布局。
二、操作辦法:
1、播放多媒體錄象片
2、介紹案例
3、分組討論
組織學生分組討論認識實習體會。
作業 1.倉庫的概念和作用是什么?
2.自動化立體倉庫的基本組成有哪些?
3.自動化立體倉庫相比其它倉庫有哪些優缺點?
4.保稅倉庫的概念及其存放貨物的范圍?
5.倉庫選址的原則與方法有哪些?
6.儲位管理的原則與范圍是什么?
7.簡述儲位管理的方法步驟.
本章小結 本章主要介紹倉庫、倉庫選址、倉庫規劃布局。
課程內容名稱 倉儲設備管理
總學時:105
理論學時:46 實踐學時:59
本章學時:6
理論學時:4 實訓學時:2
課程性質 理論課(含實踐課)
任課教師
授課對象 物流管理專業 班級
教學目的及要求 教學目的:通過對本章的學習,掌握倉儲設備的種類、作用,熟悉貨架、托盤、叉車的概念、作用和類型,了解出入庫輸送機、分揀輸送系統、巷道堆垛機、自動升降機、專用機械等各種倉儲機械設備。
組織學生觀看多媒體片、倉儲企業實景及案例,了解各種倉儲設備。
教學重點及難點 教學重點:貨架、托盤和叉車
教學難點:各種貨架的用途
教學進程
課次 授課內容
學時 備注
第一部分 倉儲設備管理
第二部分 各種叉車圖片展示及案例分析
4+2
第一部分 倉庫管理
教學方式
教
案
內
容 第一節 設備種類與作用
一、倉儲設備的種類
倉儲工作中所使用的設備按其用途和特征可以分成裝卸搬運設備、保管設備、計量設備、養護檢驗設備、通風照明設備、消防安全設備、勞動防護設備以及其他用途設備和工具等。在倉庫設備的具體管理中,則應根據倉庫規模的大小進行恰當的分類。
二、倉儲設備的作用
(一)倉儲設備是提高倉儲系統效率的主要手段。
(二)倉儲設備是反映倉儲系統水平的主要標志。
(三)倉儲設備是構筑倉儲系統的主要成本因素。
第二節 貨架系統
一、貨架的概念
就字面而言,貨架泛指存放貨物的架子。在倉庫設備中,貨架是指用支架、隔板或托架組成的立體儲存貨物的設施。
二、貨架的作用與功能
(一)貨架是一種架式結構物。
(二)貨物在貨架中存儲,相互不會產生積壓現象,可完整地保證物資本身的性能,減少貨物的損失。
(三)貨物在貨架存儲,存取方便,便于清點及計量,也便于按照先進先出的原則組織出入庫。
(四)很多新型貨架的結構及功能便于實現倉庫的機械化和自動化管理。
(五)保證貨物的質量,可以采取防潮、防塵、防盜、防破壞等措施,以提高貨物的存儲質量。
三、常用的貨架類型
(一)單元貨格式貨架
(二)托盤貨架
(三)窄巷道型貨架
(四)駛入式貨架
(五)駛出式貨架
(六)流動式貨架
(七)旋轉式貨架
(八)移動式貨架
(九)后推式貨架
(十)懸臂式貨架
(十一)閣樓式貨架
四、貨架的選擇
(一)貨架選擇的原則
⒈實用性原則
⒉低成本高效益原則
⒊安全可靠原則
⒋盡量采用先進技術的原則
(二)貨架的選擇
⒈改造倉庫貨架的選擇
⒉新建立體化倉庫貨架的選擇
⒊固定式貨架和移動式貨架
第三節 托盤
一、托盤的概念
托盤(PALLET)是用于集裝、堆放、搬運和運輸的放置作為單元負荷的貨物和制品的水平平臺裝置。
二、托盤的作用與功能
三、托盤的分類
(一)按托盤的適用性分類
按照托盤的適用性,可以將托盤分為通用托盤和專用托盤兩大類。
(二)按托盤的結構分類
按托盤的結構分,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⒈平托盤
⒉箱形托盤
⒊柱型托盤
⒋滾輪箱式托盤和滾輪保冷箱式托盤
⒌滑動板
(三)按制作的材料分類
⒈塑料托盤
⒉金屬托盤
⒊紙質托盤
⒋冷凍托盤
(四)托盤的形狀分類
托盤按形狀的不同可分為多種形式:
⒈雙面叉;
⒉四面叉;
⒊單面使用型;
⒋雙面使用型等。
四、托盤的標準和規格
(一)國際托盤的標準和規格
從國際上看,ISO對物流標準化的基礎模數尺寸雖未正式頒布實施,但已成定局,許多國家都打算放棄國內原來使用的模數尺寸,而改用國際的模數尺寸。例如,日本工業標準(JIS)對聯運平托盤外部尺寸系列規定優先選用兩種尺寸:TP2:800mm×1200mm和TP3:1000mm×1200mm,還可選用TP1:800mm×1000mm,托盤高度基本尺寸為100mm與70mm兩種。我國也應盡快遵照國際標準,制定托盤尺寸的標準,以與國際的發展趨勢吻合。
(二)我國托盤標準和規格的現狀
⒈使用現狀
(1)現有托盤的材質
(2)現有托盤的主要規格
其中塑料托盤的規格相對比較集中,主要是1100×1100和1200×1000,約占塑料托盤的50%左右。
(3)現階段我國托盤在使用中的周轉方式
⒉現階段托盤使用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使用方式落后,不能完全發揮托盤的優點
(2)由于托盤周轉方式的制約,企業產品在流通過程中運輸成本上升
(3)難以與國際規格接軌
第四節 叉車
一、叉車概述
叉車又稱鏟車、叉式取貨機,享有萬能裝卸機的美稱,是物流領域最常用的具有裝卸、搬運雙重功能的機械,它以貨叉作為主要的取貨裝置,依靠液壓起升機構升降貨物,由輪胎式行駛系統實現貨物的水平搬運。
二、常見叉車類型及使用環境
(一)手動托盤車與電動托盤車
(二)電動托盤堆垛機
(三)平衡重式叉車
(四)前伸式叉車
(五)VNA系列叉車
三、選擇叉車的因素
(一)選擇叉車的主要因素
⒈根據叉車的功用不同進行選擇。
⒉根據作業區的日吞吐量、作業高度、搬運距離進行選擇。
(二)影響叉車選擇的其他因素
⒈托盤
⒉地坪
⒊電梯、集裝箱高度等
四、確定叉車數量及工時
(一)叉車數量的計算公式:
式中:
N——叉車數量
H——每日的工作時間(分)
h——每臺叉車完成一個單元作業的時間(分),即工時。
M——叉車每日的搬運總次數
(二)叉車工時的計算公式:
h=2× +(a+b)
式中:
L——搬運距離(M)
V——叉車運行速度(M/分)
a——叉車作業時間(分)
b——堆垛時間或對貨位的作業時間(分)
第五節 其他倉儲設備
一、出入庫輸送機
(一)出入庫輸送機概述
輸送機械是按照規定路線連續地或間歇地運送散料物料和成件物品的搬運機械,是現代物料搬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輸送機系統是由兩個輸送機及其附件組成一個比較復雜的工藝輸送系統,完成物料的搬運、裝卸、分揀等功能。廣泛應用于工廠企業的流水生產線、物料輸送線及流通中心、配送中心物料的快速揀選和分揀。
(二)出入庫輸送機的特點
⒈高效性
⒉自動控制性好
⒊通用性差
(三)出入庫輸送機的類型
⒈出入庫輸送機按安裝方式不同分為固定式和移動式兩大類。
⒉按照出入庫輸送機的結構特點可分為具有撓性牽引構件的輸送機械和無撓性牽引構件的輸送機械。
(四)帶式輸送機的結構和特點
帶式輸送機是由電動機作為動力,膠帶作為輸送帶,利用摩擦力連續輸送貨物的機械。
⒈一般結構
⒉工作過程
⒊應用范圍及特點
二、分揀輸送系統
在分揀輸送系統中,分揀機是最主要的設備。分揀機的種類很多,按工作方式可分為以下幾種:橫向推出式分揀機、升降推出式分揀機、傾斜式分揀機、懸吊式分揀機。
(一)橫向推出式分揀機
(二)升降推出式分棟機
(三)傾斜式分揀機
(四)懸吊式分揀機
三、巷道堆垛機
(一)巷道堆垛機概述
巷道堆垛機是在高層貨架的窄巷道內作業的起重機,可大大提高倉庫的面積和空間利用率,是自動化倉庫的主要設備,又稱“有軌堆垛機”。
(二)巷道堆垛機分類
巷道堆垛機可分為:
1.按用途分:單元型、揀選型和單元揀選型三種。
2.按機械結構分:單立柱/雙立柱(如圖3—27所示)、單叉/雙叉和單伸位/雙伸位。
3.按轉移巷道方法分:固定式、轉移式和轉移車式三種。
(三)巷道堆垛機控制方式
⒈手動控制方式
⒉半自動控制方式
⒊自動控制方式
⒋遠距離集中控制方式
(四)巷道堆垛機安全保護
⒈貨叉與運行,起升機構的連鎖。
⒉入庫時貨物要進行虛實探測。
⒊鋼絲繩松繩時彈簧變形量最小,過載時彈簧變形過大。
⒋載貨臺斷繩保護。
⒌聲光信號、堆垛機開動前先用電鈴或閃光燈發出信號,以警告機上或巷道內的檢修人員及過往行人。
四、自動升降機
(一)自動升降機概念
自動升降機是—種可分層輸送各種物料和工作人員的客貨兩用電梯,因其導軌架附著于建筑結構的外側。又稱外用電梯,因而是高層倉儲中比較理想的垂直運輸機械.它與塔式起重機配套使用。
(二)自動升降機的分類
⒈按用途分:有人貨兩用和貨用兩種。
⒉按吊籠個數分:有單吊籠和雙吊籠兩種。
⒊按提升方式分:有齒輪齒條式、鋼絲繩式和混合式(即—個吊籠采用齒輪齒條.另一個吊籠采用鋼絲繩)三種。
⒋按架設方式分:有固定式、附著式和快速安裝式三種。
(三)自動升降機的結構
自動升降機主要由基礎平臺、圍欄、導軌架、附墻架、吊籠及傳動機構、對重系統、電纜導向裝置、安裝吊桿、電氣系統等九大部分以及安全保護裝置等組成。
五、專用機械
專用機械是帶專用取物裝置的起重、輸送機械或工業車輛的綜合,一般進行專用作業。如翻車機、堆取料機、碼垛機、拆垛機、分揀輸送系統專用機械設備、集裝箱專用裝卸機械(如岸邊集裝箱起重機、集裝箱跨運車、集裝箱叉車、輪胎集裝箱龍門起重機、軌道式集裝箱起重機等)、托盤專用裝卸機械、船舶專用裝卸機械、車輛專用裝卸機械等。
第二部分 倉儲認識實習
教
案
內
容 一、教學目的:
通過組織校內實訓室觀看錄象、分析案例,使學生了解倉庫設備及操作。
二、操作辦法:
1、播放多媒體錄象片
2、介紹案例
3、分組討論
組織學生分組討論認識實習體會。
作業 1.倉儲設備按用途和特征可以分為哪幾類?
2.倉儲設備的作用有哪些?
3.貨架的作用和功能是什么?簡述貨架選擇的原則。
4.叉車是如何分類的?選擇叉車需考慮哪些因素?
5.托盤是如何分類的?
本章小結 本章主要介紹倉庫、倉庫選址、倉庫規劃布局。
課程內容名稱 倉儲作業管理
總學時:105
理論學時:46 實踐學時:59
本章學時:46
理論學時:10 實訓學時:36
課程性質 理論課(含實踐課)
任課教師
授課對象 物流管理專業 班級
教學目的及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重點掌握倉儲入庫作業、在庫作業、出庫作業和盤點作業管理,掌握倉儲各作業流程。
組織校外實訓基地兼職教師作業講解,校內軟件實訓,使學生熟練掌握作業實際操作,掌握WMS軟件。
教學重點及難點 教學重點:倉儲入庫作業、在庫作業、出庫作業和盤點作業管理
教學難點:倉儲各作業流程
教學進程
課次 授課內容
學時 備注
第一部分 倉儲作業管理
第二部分 校內、校外實訓
36+10
教案(章節備課)
第一部分 倉儲作業管理
教
案
內
容 第一節 倉儲作業流程
倉儲作業是指從商品入庫到商品發送出庫的整個倉儲作業全過程。主要包括入庫流程、在庫管理和出庫流程等內容。
一、倉儲作業流程
(一)倉儲作業組織
⒈倉儲作業組織的目標
倉儲組織的目標可以概括為:快進、快出、多儲存、保管好、費用省。
⒉倉儲作業組織的原則
(1)倉儲作業過程的連續性
(2)倉儲作業的節奏性
⒋倉儲作業的空間組織和時間組織
(1)倉儲作業的空間組織
(2)倉儲作業的時間組織
(二)倉儲作業的一般流程
倉儲作業的流程形式有許多種類,從一般的倉庫到復雜的綜合物流中心,其流程的區別主要取決于倉庫本身的業務模式、規模大小、設施條件、客戶方向和服務功能等諸多因素。
二、倉儲作業環節
倉儲作業過程可歸納為訂單處理作業、采購作業、入庫作業、盤點作業、揀貨作業、出庫作業和配送作業七個環節。
第二節 倉儲入庫作業管理
一、入庫的基本作業程序
商品入庫是經過驗單、接貨、卸載、分類、商品點驗、簽發入庫憑證、商品入庫堆碼、登記入賬等一系列作業環節。對這些作業活動要進行合理安排和組織。
(一)影響入庫作業的因素
⒈供應商的送貨方式
⒉商品的種類、特性與數量
⒊人力資源
⒋設備及存貨方式
(二)入庫作業原則
⒈集中作業
⒉保持順暢
⒊合理安排
(三)入庫作業程序
⒈編制入庫作業計劃
⒉商品接運
⒊核對單證
⒋初驗
⒌辦理交接手續
⒍商品驗收
⒎信息處理
二、入庫業務管理的任務
商品入庫業務管理是指管理人員根據入庫憑證接收商品入庫儲存時,進行卸貨、搬運、清點數量、檢查質量、辦理入庫手續等一系列操作的總和。在整個入庫業務操作過程中,其主要任務包括:
(一)根據商品入庫憑證,清點商品數量;
(二)對入庫商品進行接收檢查;
(三)按照規定程序辦理各種入庫手續和憑證。
三、入庫前的準備工作
(一)加強日常業務聯系
(二)安排倉容
(三)合理組織人力
(四)準備驗收器具
(五)準備苫墊及勞保用品
四、入庫驗收
(一)入庫驗收的定義和意義
⒈入庫驗收的定義
驗收是指倉庫在商品正式入庫前,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手續,對到庫商品進行數量和外觀質量的檢查,以驗證商品是否符合訂貨合同規定的一項工作。
⒉驗收的作用
(1)為商品保管和使用提供可靠依據
(2)為貨主退貨、換貨和索賠的依據
(3)避免商品積壓
(4)有利于維護國家利益
(二)驗收作業的依據
商品驗收的依據主要是貨主的入庫通知單、訂貨合同、調撥通知單或采購計劃,在這些資料中,作主要的依據是貨主的入庫通知單。
(三)商品驗收基本內容
商品驗收的基本內容包括數量驗收、質量驗收和包裝驗收。
五、入庫過程中發現問題的處理
在商品入庫驗收過程中,常見的問題及處理方法如下:
(一)數量不符
(二)質量問題
(三)包裝問題
第三節 倉儲在庫作業管理
商品在庫作業管理是指對商品進行合理地保存和經濟地管理。,
一、商品的分類分區
商品分類分區是根據商品的類別、性能和特點,結合倉庫的建筑結構情況、容量、裝卸設備等條件,確定各儲存區域存放商品的種類、數量,然后分類分區編成目錄并繪制平面圖。
頁次:1/10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