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牛津管理評論
越來越多的女性擁有更多的財富,經濟上變得更加獨立,她們在商業中的消費選擇正在改變著商業領域的各個角落,從汽車到食品,從裝飾家具到娛樂休閑、網絡購物等等。女性在各個消費領域輕松成為一家之主,她們的購物價值觀和消費方式促使商家在產品包裝、服務等方面應該更加重視女性特征。筆者在此文中呼吁:營銷人,得女人者得天下!
這是一個女性的時代,可你了解女人嗎?你眼中的女性還是那個僅僅愛逛商場、愛洗衣做飯、愛織毛衣、愛哄孩子的人嗎?相反,她們是最復雜、最容易被誤解、最有價值的消費群體。
這些年來,要找到一個全球經濟的亮點不容易,還在增長的市場越來越少。不過,最近幾個月來,經濟學家、咨詢顧問及各種類型的商業機構開始發現另一個新的新興市場,而且,還是最大且最具影響力的市場:女性。
根據研究報告顯示,女性才是真正能夠帶領世界經濟走出衰退的力量。據預計,在接下來的五年里,女性將會用于消費購物的資金會達到5萬億美元。盡管男性的收入總數仍然會是女性的兩倍,但是男女收入不平等的差距正在減少。這意味著,女性的消費潛力正在擴大。盡管過去幾十年里全世界都意識到了女性地位的提高,但是實在的數據還是令人吃驚不小。而且,事實上,女性已經在全球的消費市場有著重要作用。在全世界每年18.4萬億美元的消費中,有12萬億是由女性控制,而且,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女性開始積累更多的財富,今后這個數字還會提高。
這種變化代表著地球上一個最大的新興市場的崛起,而這個市場會遠遠大于最熱的發展中國家市場的總和。可惜,對于這一變化的影響,無論是政界還是商界,都還沒有完全地把握到。隨著信息經濟的發展,體力勞動逐漸被機器和智能替代,女性的特點被充分發掘出來,在現代社會扮演者越來越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據說,多數中國家庭的財政大權掌握在女性手中,在家庭消費方面更是掌握主導權。70%的消費權掌握在女性手中,女性是最具消費欲望和消費能力的群體之一。公認的,女性、孩子和老人是三大商家最容易賺錢的人群。
“婦女能撐半邊天”,在快速發展的時代面前,女性正在通過另一種方式顯示她們的力量——消費。據《2010中國(8城市)女性消費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女性購買服裝服飾的消費最多,其后依次是通訊、旅游、健身、化妝品和書籍等。可以說,研究女性消費特點,賺女人的錢,已經成為商家一件“大事”。
既然女性在服飾方面花費頗多,那么,我們就先來談談服飾方面的品牌營銷。其實,女性最大消費花在服裝服飾上并不出人意料,去年9月,世界時尚領域最著名的雜志之一《Vogue》登陸中國。這本雜志厚達450頁,剛一上市就銷售了30萬份,甚至超過了國內長期盤踞時尚雜志老大位置的《瑞麗》和《ELLE世界時裝之苑》。據了解,《Vogue》的讀者80%~90%是女性,而登載的品牌主要集中于服裝、服飾和化妝品方面。
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帶動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直接促進了消費的升級,傳統消費的支出在居民整體消費支出中的比例不斷降低,取而代之的是文化、娛樂、休閑、健康等方面的消費支出不斷上升,我國女性高端消費市場正在發展和形成的階段。
去年10月,《Vogue》在中國的母公司康泰納仕調查了北京、上海、廣州3座城市的300位讀者。結果顯示,讀者的平均個人月收入是5881元,而三地讀者平均每個月花費在服裝、化妝品、服飾等上面的金額大約是2177元。其中,上海讀者消費水平最高,達到2309元。由此推算,《Vogue》雜志的讀者平均每月用于服裝、飾品、化妝品、箱包、鞋類等的消費占個人月收入的37%。說明這塊市場很大,消費能力很強。
在服裝飾品上,女性消費的特點突出在顯示個性。如意廊是一家做女性飾品的品牌,該品牌引進自澳大利亞,專做大小毛絨玩具以及箱包。其市場總監蔣秉歧表示,女性喜愛的飾品不是誰都能拿的那種“普通貨”,而是能體現自己個性的東西,甚至用自己的飾品來表達自己的心情。“一般來說,女性喜愛鮮艷、跳躍的色彩,這不是說那種100%的紅色,而是稍微柔和一點的顏色,比如粉紅、綠色等等,關鍵是顏色純粹,不帶雜色,造型要獨特。”一年多來,如意廊經營比較成功,在北京已經開了5家專賣店,單店效益都相當不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