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儲物流管理:采購入庫流程的再造
一、目的:
為了規范原材料入庫手續,提高材料入庫的效率,及時、準確的為前后各工序提供真實有效的服務。
二、原因分析:
1.長期以來公司采購價格、數量超單與下單時的價格、數量(超單)經常有異,需要頻繁修改采購訂單才能入庫,影響了及時入庫和信息的快速反饋,給生產用料帶來影響;同時也浪費了文員的正常工作時間。
2.當前采購價格(在ERP系統中)對倉儲部文員是公開的,文員主要是核對倉管員的收貨數量與采購訂單數量和送貨單價與采購訂單單價是否一致,如果有差異須經采購員更正,重復工作,職責顛倒,也無任何審批手續,給數量和單價容易造成混亂和缺乏監督。
三、操作流程分析:
1、當前采購入庫流程

作業過程分析(說明):
①收貨后交品管報檢,檢驗環節的快慢直接影響到入庫和信息反饋的快慢,一般品管檢驗完成后還要壓單做好報表才交給倉管員,倉管員先做好來料知會(如果有兩份送貨單則可以馬上知會)給采購員再交文員打入庫單。反饋信息過程比較長,因此比較慢
②文員打入庫單前不知道單據的數量和單價有問題,只能在打單過程中發現問題再反饋給采購,往復更改才能完成入庫動作,且時有溝通不順暢或不及時等,非常被動,影響了入庫的速度,從而影響到庫存量在線實時更新,造成ERP系統庫存量與實際庫存量的差異(庫存量延遲反映)。
③入庫過程太長,單據須長時間保管,容易導致單據的丟失。
④收貨、報檢、打單、更改、入庫過程長,影響到物料的出庫(領料),出現料還沒有入庫就已經發料,ERP系統庫存量在某時段出現負庫存。
2、流程再造后

作業過程分析(說明):
①收貨、檢驗完畢即可提交來料知會給采購員,來料反饋更快。
②單據先經過采購員的過濾,有差異馬上更正,最后交到倉儲文員手里的單據就可以正常輸入,省掉改單時間,正常的單據生成入庫單只需幾秒鐘,因此文員可以抽時間完成其他工作。
③把單據過濾工作由采購員來完成(本當完成,但一直有倉庫文員來完成),由于經常改單帶來的麻煩,會促成采購員主動跟進采購的價格和數量,設法改善,減少問題的發生。
④采購員過濾單據能第一時間知道供應商送貨的數量是否超過訂單采購量,對于超交數量禁止在原采購訂單上更改(原因是雖改了ERP系統里的單據,但很難回收舊單據,使物料缺乏控制和追溯),應該重新下超交數量的采購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