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倉儲物流的地位和作用 |
2011-4-22 中國冷鏈物流網(www.www.kk7885.com) |
3.2綜合物流代理的開展
國際著名的專門從事第三方物流的企業有:美國的聯邦快速,95年營業額達到125億美元;日本的佐川急便,95年營業額達到57億美元。國內專業化的物流企業主要是一些原來的國家大型倉儲運輸企業和中外合資或獨資企業,如中國儲運公司、中外運公司、大通、敦豪、天地快運、EMS、寶隆洋行等。近年來,各公司的營業額均在億元以上,營業范圍涉及全國配送、國際物流服務、多式聯運和郵件快遞等。其實,上述公司都已經不同程度的進行了綜合物流代理運作模式的探索實踐。尤其是一些與外方合資或合作的物流企業充分發揮國外公司在物流管理經驗、人才、技術觀念和理論上的優勢,率先進行綜合物流代理運作。
從事綜合物流代理業務的主要思路為:不進行大的固定資產投入,低成本經營和入市原則;將主要的成本部門及產品服務的生產部門的大部分工作委托他人處理,注重建立自己的銷售隊伍和管理網絡;實行特許代理制,將協作單位納入自己的經營軌道;公司經營的核心能力就是綜合物流代理業務的銷售、采購、協調管理以及組織設計的方法與經驗,并且注重業務流程創新和組織機制創新,使公司經營不斷產生新的增長點。
為了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運作,不但要提出具有競爭力的服務價格,還必須采取以下措施:堅持品牌經營,產品(服務)經營和資本經營相結合的系統經營;企業的發展和目標與員工、供應商、經營商的目標和發展充分結合;重視員工和外部協作經營商的培訓,協助其實現經營目標;建立和完善物流網絡,分級管理,操作和營銷分開;開發建設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應用EDI、GPS、RF、EOS、INTERNET、CODE BAR等新技術,對貨物實施動態跟蹤和信息自動處理;實行優先認股內部管理機制,促進企業不斷發展;組建客戶俱樂部,為公司提供一個穩定的客戶群等等。
4.倉儲物流業與第三方物流融合
4.1倉儲物流業的幾種誤區
倉儲物流業是流通領域的骨干力量,在國民經濟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當前我國倉儲物流業的形勢令人擔憂,發展嚴重滯后,很不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和國際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一條是對倉儲物流業缺乏正確的認識,回顧近二十年的情況便不難發現,在商品流通體制改革中,人們對倉儲物流業在認識上陷入了一些誤區,從而在實踐上遲滯了發展進程,因此,重振倉儲物流業開展第三方物流必須徹底轉變觀念,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解決好認識問題,盡快擺脫誤區。
“倉儲過時論”認為,倉儲物流業是計劃經濟的產物,現在搞市場經濟倉儲物流業已是“時過境遷,路不適宜”。
“倉儲無用論”認為,當前科技已有了很大發展,通訊和交通已經很是發達,倉儲物流作為流通的中間環節已沒有再存在的必要,應讓位和推出流通領域。
“倉儲高耗論”認為,從倉儲物流業進貨多了流通環節,增加了流通費用,不如直接從廠家進貨便宜。
“倉儲取消論”是前三種認識誤區的繼續,破除了前三種不正確的認識,“取消論”也就無可立足了,但“取消論”提出的零售業取代倉儲物流業的問題,甚是很有迷惑性和誘惑性,有必要予以駁斥和澄清。
“倉儲回歸論”認為,當前倉儲物流業在某些地區的萎縮是市場經濟造成的,倉儲物流業在計劃經濟時期既然歷史輝煌,重振倉儲物流業應走捷徑,直接回歸到傳統計劃經濟倉儲物流業上去。
“倉儲觀望論”認為,倉儲物流業作為生產流通必要環節,對當前仍不能全面解困的情況,國家遲早要出臺政策扶持的,現在不妨等一等。
4.2 4.2 倉儲物流業的作用和地位
認為倉儲物流業是計劃經濟的產物,并且“過時”了,“無用”了等等,這不僅在理論上是無知的,也是客觀事實相背離的。
首先,從理論上看,稍有商品流通知識的人便可知道,倉儲物流業產生和發展是商品經濟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即密切相聯又成正比關系的。在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產品細分化,一個產品可以營銷全國及全世界,這就是一個產品從生產到消費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距離”,倉儲物流業的功能在于調節。縮短這個距離。只要商品經濟還在運轉,只要社會化大生產還在進行,倉儲物流業就會照樣存在下去,就不會“過時”還會隨著商品經濟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而發展,其規模將越來越大,其現代化程度也將越來越高。
其次,從客觀事實看,不可否論,我國倉儲物流業作為世界上少數幾個例外,確實是伴隨計劃經濟逐步確立和完善起來的。但由此就得出倉儲物流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過時了的論點是錯誤的,是違背客觀事實的。當前我國倉儲物流業雖還不適應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但倉儲批發銷售額仍比零售額多得多,便可足以證明,倉儲物流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取代的。
在某一地區流通領域經營活動中,假若沒有倉儲物流業這個中間環節,所有的零售商都直接從生產廠家進貨,耗費是便宜還是相反呢?答案肯定是后者,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數學模式形象而又具體地說明問題,這個數學模式是:如果有x家工廠各生產一個產品,每家廠都直接供給廠家零售商店,那么,在交易筆數上是個乘法,即xy,如果在這中間有一個倉儲物流企業收購這些產品,再批給y家零售商店后,在交易筆數上就不是乘法而是加法了,即x+y。這xy筆交易與x+y筆交易的耗費,那就不言自明了,肯定是xy的耗費大,即零售商店直接從廠家進貨的費用大大高于倉儲物流業從廠家進貨再批給零售商店的費用,雖然,現實經營活動比這個假設要復雜得多,但基本原理是如此,倉儲物流業這個流通環節有利于社會節約,有利于生產和流通。通過流程先進和組織物流程度優化取得經濟效益提高的做法,不是商品流通實現集約化經營的關鍵,也就是說在流通領域中,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由外延擴大后內涵擴大的集約化經營。倉儲物流業本身就是不可多得的重要組織形式。推進改革和發展國有倉儲物流業是實現商品流通現代化經營的必經途徑和有效手段。
倉儲物流業是第三方物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搞好倉儲物流業,充分發揮了我們的長處,為我們拓展第三方物流工作奠定了扎實的基礎。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剩余的庫房設備開展加工包裝、物資配送,形成比較系統的第三方物流,而后,在發展過程中與社會上功能性物流企業密切合作,開展綜合物流代理,形成一個社會上有規模、有實力、有信譽的物流企業。
結論:從倉儲物流企業走出誤區,利用豐富的庫場設施及管理經驗,形成第三方物流,到探索適合國情的綜合物流代理,除了具有一定的環境資源外,管理上的創新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創新管理會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約。第一,資金上的制約。企業要創新管理,勢必引進一些軟硬件設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企業是否有實力、有魄力進行大膽嘗試是企業取得成功的先決條件。第二,體制更新的制約。新的管理思想、特別是諸如MRP-II,ERP的引進,必然對原來的管理思路造成很大沖擊。管理方式的改進往往伴隨著機構設置、人員分工、業務流程等方面的根本性變革。由于原有體制已運行多年并形成了固定模式,在進行優化重組的過程中,業務的交接、流程的控制、人員的搭配等各方面問題必然是千頭萬緒、不易理清。第三,知識結構的制約。由于引進了新觀念、新知識,至使一部分年齡偏大、知識老化的人感到無所適從,從而產生消極怠慢的抵觸情緒。第四,人為的制約。由于人員的優化重組和管理的制度化、透明化,使一些人喪失原有的地位,也觸及到一些人的即得利益,從而產生各種各樣的阻力。但是,面臨的困難再多,遇到的阻力再大,只要企業領導下定決心,全心全意依靠職工,使企業上下齊心協力,將創新工作堅定不移地執行下去,就一定能受到預期的效果。
頁次:2/2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Go: |
[發表/查看評論] |
 |
推廣信息 |
|
|
|
|
|
 |
 |
官方微信:cclcn56 |
官方騰訊微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