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的保理業務呈現爆發式增長。銀聯信認為:保理業務之所以成為各家銀行的追逐焦點,自然是因為利益使然。銀行的保理業務不斷創新,保理公司初露頭角,進而,壘大戶風險出現。
商務部部長高虎城27日在全國商務工作會議上透露,2013年對外貿易邁上新臺階,預計全年進出口總額4.14萬億美元,增長7%以上,出口占國際市場份額繼續上升。這意味著,今年外貿總額有望首度超過4萬億美元,迎來我國外貿發展上的又一個里程碑。而隨著我國的外貿行業的發展,中國的保理業務取得了長足發展。
1.我國保理業務井噴式發展
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的保理業務呈現爆發式增長。2013年10月底,中國銀行業協會在上海發布《2012年中國保理產業發展報告》,這是中國銀行業協會保理專業委員會首次公布保理行業報告。
報告顯示,2012年銀行保理業務量折合人民幣達到2.83萬億元,同比增長26.94%。其中,國內保理業務量2.2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7.83%;國際保理業務量939.72億美元,同比增長80.16%;進口雙保理業務量31.59億美元,同比增長161%,居全球第四位;出口雙保理業務量104.39億美元,同比增長103%,連續5年居全球首位。
而2013年,商業銀行的保理業務更是一路飆升。中國銀行業保理專業委員會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中國銀行業協會25家成員單位的國內保理業務量達1.2萬億元,同比增長115.7%;國際保理業務量594.3億美元,同比增長176.1%。
保理業務之所以成為各家銀行追逐的焦點,自然是因為利益使然。通過保理業務,賣方企業可以從銀行處獲得資金進行周轉,而銀行也可以從中獲得大額收益。但是,保理業務迅速發展的同時,實際上也為商業銀行埋下了隱患。一旦遇到市場環境不太好的情況,銀行保理業務就會受到牽連,應收賬款收不回會成為銀行壞賬,如果條件疊加的話,負面影響則會更大。
2.銀行保理業務創新不斷
目前,中國保理產品的創新走在了世界前列。這些創新未必都是2012年首推的,但2012年產品創新確實刷新了歷史記錄。已有的國際、國內保理傳統品種不必說,比較有新意的產品就很多。就保理涉及的行業創新而言,船舶保理、租賃保理、工程建筑保理、收費權保理、服務業類保理等,不斷刷新保理行業。
最近,在天津拜會一家商業保理公司時讓筆者大開眼界:顧客買機票的票款和大學的學費也納入到了保理范疇。這不僅打破了銀行保理的買方賣方的傳統觀念,更穿越了個人、法人、非法人單位的客戶邊界。就保理業務的模式創新而言,有些銀行推出了池保理(或應收賬款池融資);跟隨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還出現了跨境人民幣保理。筆者也混跡于創新開發人員之列,有兩樣東西算得上國內首創:2012年推出了針對商業保理公司和銀行同業的再保理產品,另一個就是將保理項下應收賬款結合福費廷交易模式轉讓給海外同業的產品(命名為“保聯璧”)。
3.保理公司初露頭角
2012年6月,國家商務部下發了《關于商業保理試點有關工作的通知》,同意在天津濱海新區、上海浦東新區開展商業保理試點,設立商業保理公司,為企業提供貿易融資、銷售分戶賬管理、客戶資信調查與評估、應收賬款管理與催收、信用風險擔保等服務。這意味著經過近年來培育發展的商業保理最終獲得認可,也為津、滬兩地商業保理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石。迄今天津注冊的保理公司已逾40家,商業保理的準入門檻、行業規范也都在建立之中。
截至2013年11月底,全國已經批準的商業保理公司已經達到197家,總注冊資金達到240億元人民幣,平均每一個保理公司都是1億元以上的資本金規模。現階段,我國非銀行類保理商尚處于試點時期,多數商業保理公司還處于嬰幼兒期,剛剛開始起步,且基本上立足于國內保理業務。初步調研顯示,業務量最大的只有幾十億元人民幣。
盡管商業保理公司業務目前只是嶄露頭角,但是,其業務經營專業,同時受到銀監會的各項監管制度相對較少,因此其發展潛力相對較大,在未來很有可能發展為我國商業保理業務的主力軍。
4.壘大戶風險初現
目前,各中資銀行保理業務的市場份額并不一定與其資產規模成正比,但這個正相關關系已經開始顯現,保理業務的客戶規模選擇越來越大。目前,不僅能將大宗商品、船舶制造、海外工程做成保理,甚至連飛機、衛星都能開展保理業務。保理幾乎變得無所不能,無所不包。這樣做,盡管我國商業銀行的保理業務規模快速擴大,但是也埋下了一定的隱患。
從我國商業保理業務目前的業務開展來看,在能源領域的問題相對于鋼貿領域的問題要出現的多得多。對于鋼貿領域,銀行現在都會比較謹慎,保理業務一般都不會涉及鋼貿。而煤炭、石油等能源類企業,由于受市場價格波動影響明顯,市場大起大落就影響了能源類公司的資金流,這樣風險就被轉嫁到了銀行身上。
基于壘大戶并出現風險的情況,以及目前我國迅速擴容的保理業務,銀監會發布《商業銀行保理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并公開征求意見。這是繼2013年7月31日,銀監會下發《關于加強銀行保理融資業務管理的通知》后,監管部門再次對保理業務實施監管升級。
《辦法》共分為六章,三十八條,對保理業務進行“全流程控制”。《辦法》對保理業務、保理融資、應收賬款及轉讓予以定義并分類,規范了保理融資業務流程和重點環節,明確了保理業務在公司治理、制度建設及內部控制等方面要求,同時也規定了違反《辦法》的監管措施和罰則。其中,銀監會還擬要求銀行從嚴審查交易背景真實性和定價的合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