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務部發布了《關于促進倉儲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提出要完善金融類倉儲發展,支持有條件的倉儲企業規范開展質押監管等供應鏈融資監管服務。此前,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的意見》也明確提出要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針對流通產業特點,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開展動產、倉單等質押融資。這是國家支持金融倉儲業態發展的一個有力信號。
金融倉儲是金融和倉儲業交叉產生的新業態,也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其產生順應了產業融合發展的大趨勢。誠然,仍處在發展過程中的金融倉儲企業身上也背負了傳統倉儲行業的一些缺點,如人工成本占比高、專業人才匱乏、行業標準化程度較低等。因此《指導意見》的出臺,對于金融倉儲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首先,《指導意見》肯定了金融類倉儲的發展,這也是該項業務產生和發展以來首次列入國家政策進行規范。其次,《指導意見》提出發展創新模式、運用新技術,采用精益化、信息化、標準化管理,這對金融倉儲企業進一步拓展發展思路,提升發展空間,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對于金融倉儲企業來說,讀懂、讀透《指導意見》,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形成和完善發展思路,則能統一思想,少走彎路。筆者認為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是參與法律法規體系建設。企業的持續發展需要健全的法律環境。作為新生事物,金融倉儲企業更應該積極去倡議、推動業務相關領域法律法規的完善。
二是進一步加大模式創新力度。在金融倉儲原有業務模式基礎上,吸引和組織更多地金融和物流要素參與,“搭好臺才能唱好戲”,形成一個更完善的業務生態環境。
三是加快采用先進技術。如研究和采用物聯網技術、機器人技術、云技術,建設好業務基礎設施,降低經營成本,提高運營效率,以新技術驅動帶來更大的發展動力。
四是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工作。企業的發展必須要有本領域大量的專業人才。積極參與國家倉儲行業人才資質培訓與認證,要求員工持證上崗。同時完善企業內部完善的培訓體系,建立企業學院,打造適合企業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五是積極采用國家和行業標準。在企業內部大力宣傳、采用各類國家和行業標準,規范業務行為,提高服務質量。
六是大力推動行業建設。與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大專院校積極互動,建言獻策,并在企業層面為行業理論研究、政策宣貫、標準制定、人才培養等多方面提供平臺和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