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電商企業紛紛以各種形式做促銷。在這些吸引眼球的促銷背后,更令人關注的是電商第一陣營企業在金融領域的動作。
繼京東發布供應鏈金融產品之后,蘇寧電器也于12月7日發布了成立小貸公司的公告,而阿里巴巴在金融領域已然運作了2年。也就是說,電商巨頭們紛紛開始利用金融手段服務供應商,滿足供應商對資金周轉率的需求,從而更加深度地黏住供應商。
“在電商行業,金融可以算得上是食物鏈的最頂端。”一位行業人士評價,供應鏈金融能打造一個服務的閉環,將供應商緊緊地捆綁在自己的平臺,這是一個爭奪供應商的最有效的辦法。
供應商的資金周轉之需
對于供應商來說,他不希望把更多的錢壓在貨上,而是希望將資金流動起來,提升資金的周轉率。
供應商都希望供貨之后越快拿到錢越好,而零售商則希望延遲付款給供應商,或者叫賬期,這樣的需求催生了供應鏈金融產品。
在這個方面實踐較早的是工商銀行推出的針對沃爾瑪供應商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其流程是:供應商在接到沃爾瑪的訂單后,因組織生產和備貨的資金需求,向工商銀行提出訂單融資申請,獲取融資并將產品生產出來后,向沃爾瑪供貨,并將發票、送檢入庫單等提交給工商銀行,銀行即可為其辦理應收賬款保理融資,歸還其訂單融資。應收賬款到期后,沃爾瑪按約定支付貸款資金到供應商在工商銀行開設的專項收款賬戶,工商銀行收回保理融資。這項創新的融資服務在2006年就曾獲得業界的廣泛贊譽。
也就是說,供應鏈金融并不是什么新鮮的模式,存在上下游供貨合作關系的企業都在這方面有深度的嘗試。尤其是在傳統企業中運用得比較普遍,比如聯想、李寧都在這方面有所實踐。
以京東為代表的電商企業其本質是零售企業,供應鏈模式與線下零售并無二致。而電商又有線下零售沒有的優勢:所有的銷售信息流都是透明的,供應商的交易、資質和信譽完全是可控的。因此,電商企業利用供應鏈做金融的文章,就顯得順理成章了。
對于供應商來說,他不希望把更多的錢壓在貨上,而是希望將資金流動起來,提升資金的周轉率,可以用更少的錢來做更大的生意。以京東為例,當初,京東迅速在3C領域打開局面靠的就是高效的供應鏈管理及短賬期,迅速聚集了大量供應商。然而,隨著京東規模越來越大,賬期不可避免地變長了。而供應商的銷售額變大,這就意味著壓在貨上的錢更多了,怎么才能跳出這個規模帶來的桎梏呢?
北京寶瑞恒信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瑞恒信”)是京東上一個中型供應商,主要經營快消品。以這樣一個公司為例,其月供貨額100萬元,利潤10%。如果其每月送貨4次,30天賬期加上入庫、結算等各種程序工作,大約45天拿到貨款。除此之外,還要有2周安全庫存準備,這樣一來,理論上資金占用為200萬元,一年的利潤120萬元,資金回報率是60%。在這樣一個資金鏈條中,供應商規模越大,占用資金量就越大。 如何以較小的資金占用量做規模更大的生意?京東財務部結算中心總監劉長宏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基于供應商的資金周轉的需求,京東商城與銀行合作,用京東的信用做擔保,從銀行獲得授信,讓供應商在供貨之后迅速拿到貨款。其模式是:取得授信額度的供應商,完成對京東的送貨后,即可與京東對賬,核對無誤后,京東給銀行指令,銀行將貨款金額提前給供應商結清。待賬期規定結款日,京東將貨款(本金)還給銀行,而供應商則需要支付銀行7%的年利率。
供應商付出了利息,換來了資金周轉效率。以上述寶瑞恒信為例,其一周送貨額為25萬元,當時就拿到貨款,即可開始備隔周的貨。加上一周安全庫存的備貨,50萬元就可以完成原來200萬元的生意。扣除利息后收益為113萬元,資金回報率達226%。
電商平臺的系統性優勢
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的金融產品也更符合電商平臺的銷售規律。
繼京東之后,蘇寧也涉足金融成立了小貸公司。從資金來源上來看,蘇寧與阿里巴巴一樣,其資金來源都不是銀行,而京東的供應鏈金融的資金來源主要是銀行。對此,劉長宏指出,京東是零售企業,貨品流和資金流都掌握在京東的手里,更具可控性。因此,銀行愿意參與進來。
不過,電商企業主導的供應鏈金融,更容易采取一些系統化的手段。劉長宏介紹,京東的接口是與銀行對接,供應商可以在京東的后臺系統提出申請,京東的供應鏈金融部門有一個團隊,他們有點像銀行的客戶經理,專門負責審核這些申請,并事先對供應商進行評級,設定一個授信額度。而這個評級的依據則是這個供應商在京東系統上的歷史銷售數據以及供貨結算記錄。這樣,放款速度就會非常快,有的半天就能放款。
相比而言,阿里巴巴的金融業務所采取的模式更加系統化、技術化。“傳統信貸,需要大量的人工參與,且貸款成本很高。因此,小微企業被擋在信貸的門外。”阿里巴巴金融相關負責人葛瑞超指出,阿里巴巴開發微貸技術,把互聯網方式引入,系統化的運作,用技術代替人工,可以同一時間服務大批量有融資需求的小微企業。
據葛瑞超介紹,阿里巴巴金融通過阿里云,把天貓、淘寶的數據共享過來,通過交易平臺的數據分析對商戶進行信用分級。以信用貸款為例,達到信用等級要求的商戶在淘寶就可以看到信用貸款的入口,隨時申請信用貸款。阿里巴巴金融運作兩年來,使用貸款頻次最高的商戶進行過400次貸款。正是因為系統數據的支持,商家的融資就非常快捷,即時申請,即時到賬。
這一模式非常適合一些淘寶小賣家,淘寶系是個龐大的生態系,許多個人賣家不愿意大批量備貨,通常是訂單來了,再找一些上游供應商拿貨(貸款拿貨),買家付款后還款,小額貸款的優勢就是以日計息,短平快。
“除了信用貸款,用已發貨訂單,也可以申請訂單貸款。賣家使用周期短則一周,長則3個月,非常靈活。”不過葛瑞超也指出,淘寶的授信額度不高,一般在20萬元以內。而針對天貓上的一些大公司,阿里巴巴金融也提供更大額度的貸款,今年有2000家企業,獲得了額度1000萬元左右的授信。
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的金融產品也更符合電商平臺的銷售規律。電商促銷經常帶來集中訂單,而商戶需要提前備貨或者及時供貨。這時候,快速高效的貸款就為商戶解決了問題。“ 雙11 之前,阿里巴巴金融的貸款明顯增多。”葛瑞超說。
爭奪供應商之戰剛開始
無論是阿里巴巴金融,還是京東供應鏈金融,都是為供應商創造了一個從供貨、銷售、融資到結算的閉環,通過這個閉環將供應商緊緊圈住。
無論是阿里巴巴、京東還是蘇寧,其涉足金融都能獲得金融收益,小貸公司的收益來自于利息,而京東雖未透露服務費收取比例,但在未來,這會成為其一項收入來源。目前來看,供應鏈金融更直接的作用是聚合供應商。
行業中一直存在著京東模式和淘寶模式之爭。對于供應商來說,京東模式被指摘最多的就是賬期。在京東上做生意不像淘寶,商家發貨后,買家只要支付,貨款就可以到商家的賬上。因為賬期問題,某商家還曾高調退出京東。
通過供應鏈金融的模式,京東正好可以彌合賬期這個短板。電商分析師李成東指出,京東供應鏈金融實質是滿足供應商資金需求,把供應商捆綁在京東商城。這和淘寶的小額貸款邏輯基本一致;而除了綁定現有的供應商,還可以吸引更多的供應商。
一位既在淘寶開店,也給京東供貨的商家告訴記者,其實自己希望各個渠道比較平衡,而不是淘寶平臺的銷量占自己銷量的80%以上。但是,以目前京東的銷量還不足以讓自己把更多的資金和精力用在京東平臺。如果能以更小的資金占用量實現更大的銷量和更快的資金周轉,自己還是愿意在京東平臺多下點工夫的。
蘇寧成立小貸公司,吸引供應商的意愿似乎更加明顯。蘇寧易購的戰略是,“超電器化”非電器的供應商是其需要的。因此,蘇寧發展供應鏈金融服務,有利于加快開放平臺建設,吸引更多非電器類供應商。
據了解,目前,有不到1000個商家使用了京東供應鏈金融服務,而京東平臺上有一萬多家供應商。目前,京東供應鏈金融服務的對象是自營商品的供應商。未來,則會慢慢擴大到開放平臺的商家,而京東也有意成立小貸公司。 無論是阿里巴巴金融,還是京東供應鏈金融,都是為供應商創造了一個從供貨、銷售、融資到結算的閉環,通過這個閉環將供應商緊緊圈住。一個日漸明顯的現象是:一場爭奪供應商的戰爭才剛剛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