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花卉產業發展現狀
在近代,我國花卉產業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但在前五年,花卉沒有形成一定的“商品”量,在種植業中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進入“七五”,我國花卉業開始迅速恢復和發展,經歷了1986~1990年的恢復發展階段、1991~1995年的快速發展階段和1996年以來的鞏固和提高階段。經過20年的努力,我國花卉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花卉生產初具規模,為現代花卉業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據統計,2005年我國花卉生產面積為81萬公頃,花卉銷售額為503億元,出口創匯15426萬美元。全國從事花卉生產經營的企業達到64908家,其中種植面積在3公頃以上或年營業額在500萬元以上的企業8334家,從業人員440.11萬人,專業技術人員132.32萬人。花卉生產規模化和產業化水平進一步提高,人民對花卉的需求和消費量逐漸增加。作為聯結生產和消費的各類花卉市場也保持較快的發展勢頭,到2005年,全國共建成花卉市場2586個,成為花木的主要集散地,形成了專業化的流通網絡。隨著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以及包裝、保鮮和冷鏈技術的應用,花卉交易基本不受地域限制,全國花卉大市場大流通正在逐步形成。
二、我國花卉物流現狀分析
物流環節是花卉流通中最關鍵的方面,貫穿于花卉產品從產地到消費市場的整個產業鏈。花卉產業物流是指花卉產品從生產者到消費者的實體和信息流動過程,它包括花卉產品生產、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一系列環節。我國花卉物流的運作現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花卉物流體系初步形成
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的花卉物流已初步形成體系,共有花卉物流企業近七千家,形成物流設施提供企業、生產銷售企業及外資企業共同參與的花卉物流格局。云南、山東等省份是我國花卉的主要生產區,以北京為中心的華北(含東北)地區、以上海為中心的華東地區和以廣州為中心的華南地區形成了花卉產品的主要銷售和運輸市場,日本、新加坡、俄羅斯及中亞地區是我國花卉產品的主要出口國,航空、鐵路和公路三大運輸方式形成了我國花卉產品的運輸網絡。
(二)國內物流網絡不斷完善
華北地區主要圍繞北京及其周邊城市以及東北方向發運貨物,發往北京的貨物大約有50%是中轉發往其他城市。華東地區主要圍繞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發運貨物,這一區域大部分花卉運輸是采取直飛方式。華南地區主要圍繞廣州、福州、廈門、南寧、深圳等城市發運貨物,其中廣州是貨量最多的城市,但事實上發往廣州和深圳兩地的花卉,60%以上是再通過陸路口岸轉口至香港。
(三)國際物流潛力巨大
我國花卉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占有率逐年升高,隨著我國花卉品質的不斷提升和物流業的發展,今后中國對日本出口的鮮花量將加大;在航班增加、運力充足等條件下,新加坡和吉隆坡市場有望成為我國花卉產品在國外的一個銷售中心;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亞的氣候正好與處于北半球的中國云南相反,開拓澳洲市場可以緩解夏季云花低迷的局面,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東歐俄羅斯和中亞各國市場,對花卉產品的需求量較大,隨著內陸港口的逐步開放以及物流運輸的多樣化,我國花卉產品出口到俄羅斯及中亞地區的優勢越來越明顯。
(四)花卉物流質量逐漸提高
目前,花卉產品從產地到消費市場,生產者、貿易商、物流企業和航空公司都參與到了花卉物流大軍中,各環節上都有不同企業提供多種多樣的物流服務。物流服務質量和服務內容較幾年前都有了很大提高,基本能滿足不同客戶各方面的要求。
三、我國花卉物流發展的問題
(一)物流技術落后,鮮切花缺乏全程冷鏈運輸
鮮切花品質50%取決于種植,50%來自采后處理和冷鏈運輸。全程冷鏈運輸,包括從產地的采后冷藏、短途低溫保溫、長途可冷藏運輸、抵達市場后的短途保溫運輸和終端消費地批發市場的冷藏。我國花卉產品的采后處理水平參差不齊,而運輸環節往往又存在設備投入不夠,多個部門運輸協調配合能力差的因素,較難實現全程冷鏈運輸。只有個別企業的個別時段和運程上,能夠進行冷藏運輸或低溫保溫運輸,而且報關、報檢及在機場待運的四五個小時中,卻很少進行冷藏和保溫,加之運輸過程中的多點往返和多次搬運裝卸,往往會導致產品質量下降。
(二)包裝水平低下,嚴重影響花卉產品的品質
用低檔裝備包裝高等鮮花以及“擠壓式”的包裝現象較為普遍,花卉產品的質量得不到保證。“擠壓式”的鮮花包裝,每件貨可省去幾十元的運輸成本(箱子購置成本、到目標市場的短途運費等),但鮮花到達客戶手中時品質已嚴重下降,鮮花損耗率高達20%以上。
(三)貨代公司小而散,缺乏專業的花卉物流公司參與
花卉產品的貨代公司小而散,以云南為例,僅航空貨運代理公司就達40家左右,由于航空貨代公司多而雜,實力不均衡,爭搶客戶、經濟糾紛等現象時有發生。目前我國從事花卉物流服務的公司以運輸企業為主,因而只能提供單一的物流運輸服務,缺乏能夠提供保鮮、冷藏、分類、包裝、運輸、配送等一條龍的綜合性全程服務的專業物流公司。無論是花卉的種植者還是批發商,更看重低價的運輸,很少考慮花卉的保鮮和保質。
(四)花卉產品價值低,加大了運輸成本在總成本中的比重
激烈的市場競爭導致花卉產品的售價迅速下降,利潤降低,運輸成本在花卉總成本中的比例增大。例如,云南到達北京、上海等地的航空運價,已降至人們可以接受的程度,但在國內部分地區如昆明至烏魯木齊、長春等城市以及昆明至荷蘭、澳大利亞等國家的運價依舊居高不下,阻礙了花卉產品的外銷。
(五)物流成本高,花卉產品國際競爭力較弱
因出口量少,附加值低,花卉物流處于弱勢地位,目前我國出口至世界各地的花卉產品缺乏國際競爭力。例如,出口荷蘭的鮮花每公斤空運價格至少需要24元,加上購花成本,出口到荷蘭的百合總成本至少每支10.6元,而荷蘭本地生產的同等質量百合售價折合人民幣每支僅五六元。國際航空運費偏高使我國花卉外運出口運輸成本加大,市場競爭能力減弱。
四、我國花卉物流發展思路的建議
(一)扶植專業的花卉物流企業,培育第三方物流企業
我國當前從事花卉物流服務的企業主要由搬家公司和運輸公司組成,物流技術滯后,保鮮和運輸設備落后。我國花卉產業的發展現狀和消費者需求水平的提高要求物流服務商具備整合物流活動和溝通產銷信息的能力,做到盡可能減少中間環節,節省時間,減少搬運裝卸頻率,降低損耗,節約成本。政府、企業和行業協會共同努力培育和扶植花卉產品的專業物流企業,彌補花卉物流服務主體缺位,是當前花卉物流發展的緊迫任務。
(二)促成鮮切花的全程冷鏈運輸
首先,科研機構加強對先進冷藏保鮮技術的研究;其次政府可注資實力雄厚的物流企業,完善冷藏運輸設備;再次,物流企業要加強物流從業人員的教育和實際操作水平。此外,簡化報關、報檢程序,改善機場地面應急服務,提高現有冷藏設施利用率,防止由于航班、天氣變化和其它突發原因而導致在機場、口岸滯留或者等待時間較長的鮮切花品質降低的現象發生。總之,全程冷鏈運輸需要動、靜冷藏保鮮設施的結合以及多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
(三)規范物流服務程序,建立花卉物流行業標準
行業協會要充分發揮的指導作用,規范第三方物流企業和傳統物流企業的服務管理行為。一方面通過協會所進行的工作防范和制裁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出軌行為;另一方面由行業協會依據各種花卉產品的物流特點,建立標準程序,形成統一的花卉物流運作標準。
(四)逐步實現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相結合
花卉產品的特點和人們的消費習慣要求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有機結合,為生產者、經銷商、物流服務提供商和最終消費者提供多方交流和貿易的信息平臺。花卉物流信息系統為花卉產品的產銷地區獲取信息提供技術支持,是物流運作成功與否的關鍵,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的有機結合是未來花卉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五、結束語
我國的花卉產業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物流環節在花卉產品從產地到消費市場的整個產業鏈條上起著銜接和促進作用。隨著市場的發展以及消費者品位和對產品質量要求的提高,物流環節將成為制約我國花卉產業發展的瓶頸,適合我國國情的花卉物流發展思路有待人們進一步探索。
參考文獻:
1、王蘭明,高會東,朱啟臻.河北省盆花市場流通體系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
2、邵王樂群,趙文英.我國鮮切花物流發展問題的探討[J].西部林業科學,2004(12).
3、曹建昆.云南花卉產業的物流現狀及其發展[J].大眾科技,2005(12).
4、陸繼亮.云南花卉物流現狀調查[N].中國花卉報,2007-07-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