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冷鏈物流網(www.www.kk7885.com)
缺乏冷鏈全程監控
花卉是鮮活農產品,從產地出貨到各大城市的消費者手中都必須保持其鮮活的特性,才能獲取最大市場利潤。從物流鏈方面可以看出,花卉是有別于其它農產品的風險商品。.目前,我國花卉物流的形勢并不樂觀,影響到花卉產業的發展。鮮切花采后流通中的損耗通常在30%以上,遠途運輸在40%以上。造成損耗的原因很多,減少切花流通中的損耗,保持和提高切花質量是花卉采后工作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花卉產品由于其運輸要求較高,時效性強,運輸成本較高。但其自身價值較低,難以支付高額運輸成本。所以花卉物流是物流中的“雞肋”。花卉出口中,由于物流的不對稱,造成了發展中國家運抵發達國家的運費要高出發達國家運抵發展中國家的運費許多。例如:從荷蘭空運到中國的運費大約為人民幣10元/公斤,而從中國運到荷蘭的運費要人民幣30元/公斤。這種物流不對稱帶來的運費差異我們目前無法消除。我國出口日本量較大的鮮切花如菊花、香石竹、切葉等,主要通過海運運輸,以降低運輸成本。這些都是物流成本造成的出口限制。
綜合應用預冷、保鮮液吸收、聚乙烯膜包裝限氣貯運、有害氣體吸收、蓄冷劑和聚苯乙烯隔熱板保冷等技術,最大限度的延緩切花衰老,減少流通損耗,是切花遠距離運輸并保證其質量的基本途徑。
鮮切花貯藏時品質的保護及貯藏期的長短取決于幾個因素,如遺傳特性、呼吸率、水分損失、乙烯量及活性、細菌及真菌數,為了減少鮮切花冷藏及運輸時生理及病理的衰敗,重要的是在冷卻前及冷卻時,對花的適當的處理。包括在最適期采收、適當化學處理、包裝前快速預冷,同時也要保持穩定的貯運溫度、最優相對濕度、通風及良好的光合生理條件。
當前用于觀賞植物近距離運輸的工具主要是貨車及船運。海上船運或貨車運輸比航運經濟,但需時較長。較長時間運輸遇到的問題與長期貯藏類似,如葉、花褪色、脫落,花苞不能開放,疾病的快速發展與傳播等。
保持盆栽植物的品質與種植條件和運輸過程密切相關。在種植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光照與施肥。種植時,盆栽植物暴露在高水平的光合強度下。在運輸及出售時,光合有效輻射較低,通常低于光補償點。對于觀葉植物,低的光強導致葉褪綠、脫落,同時還會降低碳水化合物和葉綠素含量。低光強時,如溫度適宜,損害可部分避免。
對于經遠距離運輸后銷售的植物來說,需有非常好的品質,根系無害蟲害。植物應在運輸前一天澆水,冷藏室的相對濕度高于90%。
冷鏈技術落后
盆栽植物在可控環境內運輸,應保持溫度穩定、空氣循環及通風。將其包裝在箱中,并放入敞口貨車上運輸,這種方法常用于運輸規格較大的盆栽植物。一些植物對物理損傷抗性較大,可采用水平放置運輸或裝入條板箱中運輸。
長距離運輸前,用乙烯活性抑制劑硫代硫酸銀化合物(STS)處理植物,可減少乙烯的危害。對一些植物,用萘乙酸(NAA)處理,還可減少各種植物器官的脫落,起到了NAA與STS協同效果。完全開放的花比花苞期的花對乙烯更敏感,因而,觀花植物在花苞期運輸是非常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