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考試大
一、我國花卉產業發展現狀
中國園林網6月8日消息:在近代,我國花卉產業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但在前五年,花卉沒有形成一定的“商品”量,在種植業中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進入“七五”,我國花卉業開始迅速恢復和發展,經歷了1986~1990年的恢復發展階段、1991~1995年的快速發展階段和1996年以來的鞏固和提高階段。經過20年的努力,我國花卉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花卉生產初具規模,為現代花卉業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據統計,2005年我國花卉生產面積為81萬公頃,花卉銷售額為503億元,出口創匯15426萬美元。全國從事花卉生產經營的企業達到64908家,其中種植面積在3公頃以上或年營業額在500萬元以上的企業8334家,從業人員440.11萬人,專業技術人員132.32萬人。花卉生產規模化和產業化水平進一步提高,人民對花卉的需求和消費量逐漸增加。作為聯結生產和消費的各類花卉市場也保持較快的發展勢頭,到2005年,全國共建成花卉市場2586個,成為花木的主要集散地,形成了專業化的流通網絡。隨著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以及包裝、保鮮和冷鏈技術的應用,花卉交易基本不受地域限制,全國花卉大市場大流通正在逐步形成。
二、我國花卉物流現狀分析
物流環節是花卉流通中最關鍵的方面,貫穿于花卉產品從產地到消費市場的整個產業鏈。花卉產業物流是指花卉產品從生產者到消費者的實體和信息流動過程,它包括花卉產品生產、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一系列環節。我國花卉物流的運作現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花卉物流體系初步形成
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的花卉物流已初步形成體系,共有花卉物流企業近七千家,形成物流設施提供企業、生產銷售企業及外資企業共同參與的花卉物流格局。云南、山東等省份是我國花卉的主要生產區,以北京為中心的華北地區、以上海為中心的華東地區和以廣州為中心的華南地區形成了花卉產品的主要銷售和運輸市場,日本、新加坡、俄羅斯及中亞地區是我國花卉產品的主要出口國,航空、鐵路和公路三大運輸方式形成了我國花卉產品的運輸網絡。
國內物流網絡不斷完善
華北地區主要圍繞北京及其周邊城市以及東北方向發運貨物,發往北京的貨物大約有50%是中轉發往其他城市。華東地區主要圍繞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發運貨物,這一區域大部分花卉運輸是采取直飛方式。華南地區主要圍繞廣州、福州、廈門、南寧、深圳等城市發運貨物,其中廣州是貨量最多的城市,但事實上發往廣州和深圳兩地的花卉,60%以上是再通過陸路口岸轉口至香港。
國際物流潛力巨大
我國花卉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占有率逐年升高,隨著我國花卉品質的不斷提升和物流業的發展,今后中國對日本出口的鮮花量將加大;在航班增加、運力充足等條件下,新加坡和吉隆坡市場有望成為我國花卉產品在國外的一個銷售中心;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亞的氣候正好與處于北半球的中國云南相反,開拓澳洲市場可以緩解夏季云花低迷的局面,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東歐俄羅斯和中亞各國市場,對花卉產品的需求量較大,隨著內陸港口的逐步開放以及物流運輸的多樣化,我國花卉產品出口到俄羅斯及中亞地區的優勢越來越明顯。
頁次:1/3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