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士國給出一組數據:2009年昆明銷售56億支鮮切花,其中80%空運到省外,10%出口,10%省內銷售。由此可以看出,昆明鮮切花道路運輸量幾乎為零。道路運輸最大的弊端在于運輸工具落后、沒有冷鏈系統、物流公司小而分散,這就使花卉生產企業不得不選擇空運。但空運周轉環節較多,周轉時間較長同樣對花卉造成損害。楊磊介紹說:“昆明運往北京的鮮切花,要在機場停機坪等待2個小時以上,在夏季和冬季,花卉要承受2個小時的高溫和低溫,傷害非常大。” 花卉生產企業和經銷商開始積極發展和開拓公路物流運輸。程士國介紹,從昆明斗南市場到上海精盛花卉市場2400公里,帶水低溫運輸貨車要跑50個小時,月季在5℃帶水的情況下花蕾慢慢展開,避免了航空運輸所帶來的裝載損傷。同時他又舉出昆明一家鮮切花公司的實例,該公司每年發35個至40個集裝箱到浙江,每個集裝箱可裝35萬支康乃馨,運費在1.9萬元,每支康乃馨的運費平均只有0.075元,耗損僅為1%左右,而空運每支則需要0.12至0.13元。由此可見,北京花卉物流大力發展公路運輸有據可依,大有前途。
采用先進物流設備
鮮切花對溫度要求比較高,在荷蘭普遍采用冷鏈物流,采摘后放在冷庫里面待發,同時運輸車輛也是可以制冷的,這樣做可以使花卉保鮮。
但是從冷庫到集裝箱需要一段距離,如何縮短裝卸時間?這時候就需要花車。如果花車沒有進入花卉物流體系,單次物流的效率就會降低很多。若是供應地和目的地的溫差較大,有些花卉在冷空氣里10分鐘就會受不了。比如廣東運往北京的綠植,在冬季運輸就會對綠植造成凍傷,進入溫室也需要一段時間緩苗,無法立即銷售,而花車就可以將花卉以最快速度從運輸車轉移到溫室里。
物流運輸車輛是標準的集裝箱,如果在集裝箱內使用標準的花車,就可以有效利用集裝箱內的空間,加大花卉運輸量。溫紹鋒告訴記者,現在國內許多企業都在使用花車提高物流效率,比如上海綠手指園藝有限公司就要求供應商使用花車供應,以便用花車延伸配送到超市里提高配送效率;廣州繽紛園藝公司實現了集團內的花車周轉,并且提出物流8小時配送圈的概念。歐博雅在歐洲每年銷售15萬輛花車,但花車在中國的年總需求量不超過5000臺。有專家指出,花車如果能在北京花卉物流體系中得以普遍應用,將對其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頁次:2/2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Go: |